[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路用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和耐久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58840.7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公路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1C7/14 | 分类号: | E01C7/1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9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路用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和耐久性的方法,结合浮力原理和骨架密实级配理论,在配合比设计中,增加粗集料用量,减少水泥胶砂用量,形成骨料框架,尽可能地减少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粗集料下沉,砂浆上浮现象,减少泌水,提高界面过渡区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和耐久性。提出了以抗弯拉强度和耐久性为主的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确定碎石级配时,通过测得最大混凝土容重相对应的粗集料级配为选定的级配;砂率较规范可减少3-4%,降低了集料的比表面积和湿润用水,同时降低了水泥用量,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制备出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良好的路面混凝土,解决了以前路面混凝土水泥用量高、抗弯拉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泥 混凝土 抗弯拉 强度 耐久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路用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和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方法如下:1)将当地原材料以不同的胶砂含量试配混凝土,确定适合的胶砂含量,以此作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指导参数;2)将砂率从常规的36%减至29%‑32%,单方水泥用量由以往工程的380公斤减至330公斤,将传统集料中粒径4.75mm‑9.5mm规格石料剔除;3)配合比设计水泥用量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要求,以不低于300kg/m3为基数,视原材料情况逐步增加10‑15kg/m3,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水泥用量;砂率选取范围为29‑32%,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通过试拌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要求工作度对应的用水量确定;4)通过平行试验基本确定上述参数后,按照常规绝对体积法确定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结合试拌试验和强度试验,最后得出满足施工和易性和强度要求的设计配合比;5)各项参数范围:使用9.5mm以上的碎石作为骨料,砂的细度模数以2.7‑3.0为宜;推荐砂率为29‑32%;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在330‑340kg/m3;单方混凝土用水量为130‑145kg/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公路管理局,未经滁州市公路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588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座垫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临界污水处理的蒸发壁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