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抗洪房屋及抗洪堤坝建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2685.6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义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H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抗洪房屋及抗洪堤坝建筑结构,抗震房屋建筑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底部的承重桩,壳体的底部设有内层流体通道和外层流体通道,壳体、外层流体通道和内层流体通道由外向内依次排列设置;内层流体通道通过第一通口与地下相通,外层流体通道通过第二通口与地下相通;所述第一通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通口的开口面积。堤坝包括在壳体向外一定距离设有扰流堤,扰流堤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通水口,扰流堤朝向水域的外表面设有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所述扰流堤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内层流体通道,内层流体通道通过扰流堤上的通水口与水域相通。通过将压力差转变为推动力,从内向外转移对建筑物的地震波或流体压力,增强建筑物的抗灾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抗洪 房屋 堤坝 建筑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抗震房屋建筑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底部的承重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内依次设有外层流体通道和内层流体通道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二通口、第一通口与地下相通;所述第一通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通口的开口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义,未经朱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6268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钢塔塔脚
- 下一篇:一种多层次安全高效智能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