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前翼伺服作动系统及其伺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4356.5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7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初兵;徐文良;赵冬柏;庞志军;周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0 | 分类号: | B6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飞行控制技术,涉及一种飞机前翼伺服作动系统及其伺服控制方法。所述伺服作动系统包括电液复合舵机(1)、弹簧拉杆(3)、支座(2)、摇臂(6)、拉杆(4)、分配机构(5)和液压作动筒(7);电液复合舵机(1)是液压双余度、电气三余度电液复合舵机,电液复合舵机(1)根据输入的电指令信号控制活塞杆输出相应大小的机械位移;弹簧拉杆(3)包括弹簧、耳环接头、衬套、轴承、芯杆和壳体。本发明缩短了伺服作动系统的研制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约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伺服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飞机前翼伺服作动系统,其特征为:所述伺服作动系统包括电液复合舵机(1)、弹簧拉杆(3)、支座(2)、第一摇臂(6)、第一拉杆(4)、分配机构(5)和液压作动筒(7);电液复合舵机(1)是液压双余度、电气三余度电液复合舵机,电液复合舵机(1)根据输入的电指令信号控制活塞杆输出相应大小的机械位移;弹簧拉杆(3)包括弹簧、耳环接头、衬套、轴承、芯杆和壳体;耳环接头一端是圆柱形杆状,圆柱杆的表面加工有外螺纹,另一端为耳环结构,中间嵌入轴承;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筒结构,两个壳体对接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最后在壳体外部固定螺钉,将两个壳体固定为一体;所述衬套安装在芯杆上,通过芯杆的凸肩卡住衬套的位置;芯杆是一个中空的圆柱形杆状零件,两端的中空孔内有内螺纹,芯杆上面有凸肩,弹簧安装在衬套中间;耳环接头圆柱形螺纹杆一端连接在芯杆上;当弹簧拉杆(3)芯杆伸出时,芯杆凸肩带动衬套一起压缩弹簧;当弹簧拉杆(3)芯杆收缩时,芯杆另一侧的凸肩带动衬套一起压缩弹簧,弹簧拉杆(3)的作用是当飞机停放时,当2个前翼受到风载不均时,通过压缩弹簧拉杆起到保护系统的作用;支座(2)下部为法兰盘形式,底座近似矩形,在矩形的四个边角各有一个定位孔,采用四个孔位定位,四个孔位和飞机结构上的安装孔对接到一起,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到飞机结构上,支座(2)上面伸出一个凸台,凸台内有耳片,耳片中央嵌有轴承;所述第一摇臂(6)为传动机械部件,一端与支座的耳片链接到一起,另一端与第一拉杆的耳片连接到一起;分配机构(5)为双液压系统液压油分配装置,通过接收机械位移指令,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输出的液压油分配给液压作动筒(7);分配机构(5)上有一个输入摇臂和反馈摇臂,输入摇臂和反馈摇臂均可以接收机械位移信号,输入摇臂连接在杆系中,可以接收传递过来的舵机位移信号,根据位移量控制液压油向液压作动筒(7)分配流量,反馈摇臂与前翼转动轴通过第一拉杆连接,接收前翼偏转位移量,输入摇臂和反馈摇臂在分配机构(5)内部,通过机械机构形成一个机械闭环控制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643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