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便携式设备提高儿童人身安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7316.6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刚;黄泽均;张坚成;冯作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便携式设备对儿童的活动进行监测,提高其人身安全的方法。目前在儿童安全监测方面缺乏方便有效方法,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供儿童家长和监护人使用、随时随地可以查看儿童安全的系统,从而保证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本发明通过将儿童的安全场景划分为相伴模式和自主模式两种模式,在相伴模式下监测儿童是否走出监护人的视野之外,在自主模式下监测儿童是否按照预定的轨迹出现在预定的场所,并对儿童在行走中经过的重点防范区域进行及时提醒,提高了儿童对于可能威胁人身安全行为的防范意识,并使监护人可以实时了解儿童的状况,从而及时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儿童的人身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便携式 设备 提高 儿童 人身安全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便携式设备提高儿童人身安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儿童的安全场景划分为相伴模式和自主模式两种模式,在相伴模式下监测儿童是否走出监护人的视野之外,在自主模式下监测儿童是否按照预定的轨迹出现在预定的场所,并对儿童在行走中经过的重点防范区域进行及时提醒,从而及时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发生,并使监护人可以实时了解儿童的状况;所述的相伴模式是指儿童由监护人带领着行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监护人端和儿童端之间通过蓝牙建立相互之间的连接,通过监测连接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是否儿童已经处于安全范围之外,具体是:1)监护人端:步骤(1‑1)测定定时器间隔;定时器间隔是一个定时器设置的超时时间,它作为有效监测儿童是否走出监护人视野的时间量,需要在评测设备的运行速度和通信时间的基础上进行设置,以达到既能有效监测儿童是否走出监护人视野,又尽可能降低嵌入式设备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设置定时器的间隔为:
其中,I表示定时器的间隔,S表示相伴模式下监测的最大距离,V表示儿童行走的最大速度;以I的1/3作为在紧急状态下的定时器时间间隔IE步骤(1‑2)初始化监护人端设备;在初始化时,设置监护人需要查找的儿童端设备的蓝牙名称,打开监护人端的蓝牙设备,设置监护人端蓝牙设备进行通信时保持无线呼叫的最大时间间隔为I;步骤(1‑3)建立监护人端设备和儿童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分为以下操作:1‑a.监护人端扫描周围可见的蓝牙设备;如果找不到儿童端的蓝牙设备名称,则提示错误信息,否则继续以下操作;1‑b.向儿童端设备发出配对请求;根据预先配置的儿童端的设备名称,向儿童端设备发起配对请求;步骤(1‑4)监护人端设备向儿童端设备发出Hello请求,儿童端设备在收到请求后向监护人端设备回复Reply信息以进行响应;如果监护人端设备顺利接收到儿童端设备的响应信息,则进行步骤(1‑5),否则,解除与儿童端的配对连接,重新回到步骤(1‑3)中的a进行扫描;步骤(1‑5)显示连接的状态;监护人端向儿童端发送Keep信息,如果收到儿童端的Alive回复,表明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处于安全的距离范围内,显示状态正常信息;否则,在儿童端与监护人端出现连接中断时,改变定时器间隔为紧急状态下的时间间隔IE,如果连续两次仍然不能和监护人端恢复正常连接,则发出振动和声音告警,提醒监护人寻找儿童;否则,如果连接正常,则恢复到正常的定时器间隔,即I,并处于正常状态;2)儿童端:步骤(2‑1)初始化儿童端设备;在初始化时,配置儿童端设备可以接受配对的监护人蓝牙设备的名称,并打开儿童端的蓝牙设备;步骤(2‑2)接收来自监护人端的配对请求;儿童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发起请求的蓝牙设备的名称,如果是来自监护人端的蓝牙设备名称,则接受配对请求;步骤(2‑3)等待来自监护人端的Hello信息;儿童端设备在和监护人端设备配对成功后,等待来自监护人端的Hello请求信息;如果没有接收到,则一直等待,如果接收到,则向监护人端发送Reply信息以回应;步骤(2‑4)等待来自监护人端的Keep信息;儿童端等待来自监护人端的Keep请求信息;如果没有接收到,则一直等待,如果接收到,则向监护人端发送Alive信息响应,以表明处于正常连接状态;所述的自主模式,是指儿童不在监护人身边,自主行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需要建立出行路线的数据结构;出行路线由区域和线构成;区域包括儿童会在此停留的区域以及危险区域;这些区域标志了名称和用途属性,以及安全和危险级别,线则标志了路口以及危险级别;3)监护人:步骤(3‑1)初始化监护人端的通信接口;初始化监护人端的3G或WIFI通信设置,在监护人端配置公网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等信息,并配置与公网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时间间隔IA;步骤(3‑2)初始化监护人端的显示信息;初始化监护人端的地图显示信息,包括默认的地图显示位置、儿童的初始位置、儿童的任务、儿童的出行方式、时间安排;步骤(3‑3)建立监护人端与公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监护人端打开与公网的连接,并等待从公网服务器端出现的测试信息,根据提取到的标识信息辨别自己所需要的消息,回复接收到的测试信息;步骤(3‑4)处理从儿童端接收到的信息;监护人端按照预定的时间周期IA从服务器端接收消息,如果未接受到新信息,则继续等待;如果接收到儿童端发来的信息,则在地图上显示出儿童当前所处的位置,并根据对儿童行为的分析,根据所处位置预先设定的危险模式分类,及其危险因子的大小,决定是否向监护人发出告警;如果儿童所处位置无异常,则只显示出儿童目前的状态;否则,向监护人告警;4)儿童端:步骤(4‑1)初始化儿童端的通信接口;初始化儿童端的3G或WIFI通信设置,在儿童端配置公网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等信息,并配置向公网服务器发送信息的时间间隔;步骤(4‑2)建立儿童端与公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儿童端打开与公网服务器的连接,由儿童端向公网服务器发送一个消息,该消息除了包括标识信息外,还包括进行测试的标识;以测试监护人端和儿童端是否能正常通信;步骤(4‑3)监测儿童端的位置和活动信息;通信的时候,儿童端在对儿童的活动信息进行监测后,根据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4‑a.根据位置的监测结果,如果处于危险区域,以声音提示,提醒儿童注意安全防范,并按照预定的时间周期IA向服务器发消息;4‑b.根据位置监测的结果,如果在处于安全停留区域,则延长向公网服务器进行状态数据发送的时间间隔至IS;根据对儿童的活动信息进行监测的结果,将监测到的静止、走动信息和以及信息发送时的时间作为内容一同发送到公网服务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6731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使用安全告警功能的终端及其告警方法
- 下一篇:配电柜电路故障报警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