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构件施工过程中支撑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8216.1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郑艺杰;张悦洋;尹万云;金仁才;邵传林;刘守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构件施工过程中支撑优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构件使用状态的配筋,同时对该配筋状态下的构件进行吊装安全性验算,如果不满足吊装要求则对构件增加配筋;对预制构件在第一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校核,若满足要求,则不设置临时支撑;对于需要设置临时支撑的构件,先以一道撑的方式布置在构件跨中,如满足要求则设置一道支撑;剩余的构件在距离构件两端各0.2L处设置两道支撑,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校核;对于剩余构件,分别设置三道支撑。本发明减少临时支撑的数量,能够大大减少施工成本,大大提高装配整体式施工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计算简单可靠,能满足装配整体式梁板的支撑优化设计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构件 施工 过程 支撑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叠合构件施工过程中支撑优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第一步、用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出构件使用状态的配筋,同时对该配筋状态下的构件进行吊装安全性验算,如果不满足吊装要求则对构件增加配筋;第二步、对预制构件在第一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校核,若满足要求,则不设置临时支撑,设此时不需要设置支撑的构件数为X1,需要设置支撑的构件数为M‑X1,其中M为构件总数;第三步、对于需要设置临时支撑的构件,先以一道撑的方式布置在构件跨中,此时构件可简化成一两跨连续受弯构件,再对其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校核,如满足要求则设置一道支撑,设此时需要设置支撑的构件为X2,剩余的构件为M‑X1‑X2;第四步、剩余的构件在距离构件两端各0.2L处设置两道支撑,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校核,满足要求的构件数设为X3,此时剩余的构件数为M‑X1‑X2‑X3=m,其中L为需设置两道支撑的构件长度;第五步、对于剩余构件m,分别设置三道支撑;第六步、经过上述验算,实际需要的支撑数量为:X2+2×(M‑X1‑X2)+3×(M‑X1‑X2‑X3)=5M‑5X1‑4X2‑3X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南大学;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8821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式电子烟
- 下一篇:食品加工物料混合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