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1756.5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褚恩辉;张兴;张化光;张炳义;刘秀翀;闫士杰;熊辉明;杨小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该电路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各主开关管按照正弦脉宽调制、相位差为180°互补开通方式工作,本发明可实现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谐振电流与换流时刻的负载电流分离,从而有效降低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通过避免换流时刻负载电流与谐振电流的叠加,可有效降低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环流损耗,尤其在轻载条件下可使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谐振 三相 开关 电路 及其 调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的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包括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的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所述的各相主逆变电路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一主二极管和第二主二极管;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一主二极管反并联连接,第二主开关管与第二主二极管反并联连接;所述的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三辅助开关管、第四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第七辅助二极管、第八辅助二极管、第九辅助二极管和第十辅助二极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主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一主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还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三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还接在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阴极,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四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还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点上,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点上,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点上,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与第三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点上;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与第四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的连接点上,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点上;第七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第四辅助谐振电容与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七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八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第三辅助谐振电容与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八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第九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九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接在直流母线正极上;第十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上,第十辅助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直流母线负极上;第三辅助谐振电容与第四辅助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与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连接点、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依次连接,以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处的引出线为单相交流电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未经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917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驱动直线超声电机
- 下一篇:一种三电平逆变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