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魁蚶不同地理群体杂交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9434.5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彪;杨爱国;于涛;刘志鸿;周丽青;孙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素红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魁蚶不同地理群体杂交育苗方法,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它包括群体遗传差异分析与种贝选择、种贝促熟、催产、受精和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变态、中间育成和养殖;本发明将魁蚶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进行杂交,解决不同地理群体的性成熟不同步问题,成功聚合两个地理群体的优良性状,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魁蚶新品系,用于魁蚶种质改良和良种创制及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地理 群体 杂交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魁蚶不同地理群体杂交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群体遗传差异分析与种贝选择、种贝促熟、催产、受精和孵化、幼虫培育、附着变态、中间育成和养殖;所述的群体遗传差异分析与种贝选择: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选择韩国群体和中国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距离,选择与韩国群体遗传距离大于0.1且性状优良的魁蚶中国群体;选择壳长8cm以上的三龄健康魁蚶作为亲贝;所述的种贝促熟:4月份,引入韩国魁蚶种贝并在当地内海海区以笼养方式在海面以下至少3m处暂养一个月以上,使其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待其生理状态稳定后,与中国群体同时移入室内置于网箱中进行升温促熟,培育密度为40‑50个/立方水体;促熟期间,培育海水温度每天升温0.5℃,连续升温5‑6天后暂停3天,直至升温至20℃恒温培育至性腺成熟;升温期间,投喂密度为200万个/毫升左右的单胞藻,每天总投喂量不超过养殖水体的10%;每天早上为种贝倒池一次,晚上换水1/2,池水保持持续充气;所述的催产、受精和孵化:用22℃的海水进行催产,得到精子和卵子;混合两群体精卵,使每个卵子周围有4‑6个精子,获得两群体正反交子代;孵化密度控制在30个/毫升左右,持续充气孵化至D形幼虫,期间每半小时搅池一次。所述的幼虫培育: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大于80μm时,立即用筛绢进行选优,将选出的幼虫置于22℃海水中进行培养,布池密度约为10‑12个/毫升,随幼虫的生长相应减少其培育密度,后期投附着基时控制在6‑8个/毫升;幼虫发育前期投喂金藻,后期以金藻为主配合小球藻进行投喂,投喂量根据幼虫摄食情况调整,保持水体单胞藻的密度为3‑5万个/毫升,每日换水两次,日换水量100%以上,每隔7天倒池一次;所述的附着变态:幼虫壳长达到220‑240μm,30%以上幼虫出现眼点时,调整幼虫密度至5‑8个/毫升并开始投放附着基便于幼虫附着变态,至出库前,每日换水两次,换水量为150%以上,投喂金藻、小球藻、扁藻;所述的中间育成和养殖:投放附着基后幼虫平均壳长达到800μm以上便可以装袋出库,每个网片装入一个保苗袋,将保苗袋串起,悬挂于风浪小,海流缓慢舒畅,浮泥少的海区进行保苗,稚贝壳长达到1cm以上,进行吊笼或者底播养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9943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鱼繁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追溯牛鼻桊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