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0846.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捷;杜东辉;胡耀欢;黄锦慧;杨帆;肖军;黄钊伟;洪青华;许良禹;王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沃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23070 广东省东莞市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为幌伞枫、黄桐、阴香三种植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运用生态手段防控薇甘菊,对环境无污染,且具有长期有效性;2.本发明不仅可防治薇甘菊,还可以增加原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起到对受危害生境进行生态改造和恢复的作用;3.本发明仅在防护林带构建初期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支持,在防护林成林后基本不需要投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甘菊 蔓延 危害 防护林带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防治薇甘菊蔓延危害的防护林带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植物采用“血桐+X”形式以抵制薇甘菊的生长,“X”采用幌伞枫、黄桐和阴香混合种植,所述血桐种植在最外围;防护林带的宽度为10 m‑50 m;防护林苗木的抚育时间为2‑3年,抚育期内使苗木不被其他植物覆盖,正常生长无死亡,2年后苗木高度在2.5 m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沃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沃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008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