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01556.3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690027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发明(设计)人: 何永金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伊曼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3P15/00 分类号: B23P1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1320 重庆市巴***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放样—下料—电脑编程—拼板—CNC切割—组立—埋弧焊接—制孔—组装—矫正成型—铆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组装—焊接和焊接检验—防锈处理、编号—构件验收出厂。本发明工序安排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降低废品率且产品质量高。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钢结构 制作 工艺
【主权项】:
一种钢结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主要的制作工艺流程为:放样—下料—电脑编程—拼板—CNC切割—组立—埋弧焊接—制孔—组装—矫正成型—铆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组装—焊接和焊接检验—防锈处理、编号—构件验收出厂;2)、制作放样放样是钢结构制作工艺中的第一道工序,只有放样尺寸精确,方可避免以后各加工工序的累积误差,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对放样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放样前必须熟悉图纸,并核对图纸各部尺寸有无不符之处,与土建和其他安装工程有无予盾,核对无误后方可按施工图纸上的几何尺寸,技术要求,按照1:1的比例画出构件相互之间的尺寸及真实图形;样板制出后,必须在上面注上图号、零件名称、件数、位置、材料牌号、规格及加工符号等内容,以便使下料工作不致发生混乱,同时必须妥善保管样板防止折叠和锈蚀,以便进行校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由于下料不当造成废品,样板应注意适当预放增加余量:自动气割切断加工余量为3㎜人工气割切断的加工余量为4㎜气割后需铣端或刨边的加工余量为4‑5㎜剪切后无需铣端或刨边的加工余量为零;3)、铆工零配件下料3.1)认真熟悉图纸,核实下料加工零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数量;3.2)按图制作加工样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下料;3.3)剪切、割切后的构件应清除氧化铁及毛刺,注明工程项目,另件号、 数量,并堆码整齐,移交组装工序;3.4)冲孔、钻孔应按图制作样板,钻孔应采用套钻的办法,同一组内任意两孔距离允许偏差,孔距为200㎜—500㎜时±1㎜;501㎜—1200㎜时±1.5㎜;4)、制作、组装4.1)认真熟悉图纸,按图纸做好角度样板,经复核无误后备用;4.2)划线时应采用经过计量检定的钢尺,并将核定的偏差值标记在钢尺的明显部位,在划线时进行调整;4.3)制作前应检查半成品的工程名称,构件编号与图纸是否相符;4.4)划线时应先量构件全长,后分尺寸,不得分段丈量相加,避免积累偏差过大;4.5)划线时应注明零件号、安装线、中心线等,同时应根据构件的端底板,加筋板的焊接量大小,考虑焊缝收缩,适当放出余料,一般端底板每处应放1‑1.5㎜,每对加筋板应放0.3‑0.5㎜;4.6)切割前,应复核构件总长是否正确,切割应按图示要求开坡口,清理氧化铁后,方可组装;4.7)组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零件的安装位置,角度,喧哗接板的上下,正反及孔位等,相邻两组端板孔间的距离允许偏差;当孔距<500㎜时±1.5㎜;当孔距为501—1200㎜时±2.0㎜;当孔距为1200—3000㎜时±2.5㎜;当孔距大于3000㎜时±3.0㎜;4.8)对钢梁应要求进行预拼装,经检查合格后再批量制作;5)、制作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伊曼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伊曼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0155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