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浓缩液用的锅炉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6702.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龚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柱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5/00;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制备浓缩液用的锅炉的设计方法,在锅炉的内底部设置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锅炉的侧壁靠近底部处设置采样单元,冷凝单元的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紧贴盖体内周面的汇流环,使汇流环与盖体组成汇流腔,将条状汇聚杆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使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将进水管道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设置于底环处;使采样单元的取样腔贯穿基体的上面和下面,使等压腔从基体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的正面和背面,使透气通道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等压腔和外界大气连通。本发明公开的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且浓缩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浓缩 锅炉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浓缩液用的锅炉(1)的设计方法,所述锅炉(1)具有密闭的结构,其内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5)、出料口(16)以及加热单元(12),其特征在于,在锅炉(1)的侧壁(13)靠近底部处设置采样单元(14),将冷凝单元设置于锅炉(1)的上盖(11)处;将冷凝单元的收集部设置于上盖(11)的内部,收集部包括紧贴盖体(1101)内冠面的条状汇聚杆(1103)、紧贴盖体(1101)内周面的汇流环(1102),使汇流环(1102)的开口朝向盖体(1101)的顶部,使汇流环(1102)与盖体(1101)组成汇流腔,将条状汇聚杆(1103)的末端延伸到汇流腔,使汇流腔通过输出管道(1105)与外界连通;将冷凝单元的冷却部设置于上盖(11)的外部,冷却部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环状薄片(1104),使环状薄片(1104)沿盖体(1101)的冠面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轴线与盖体(1101)的轴线同轴设置,使环状薄片(1104)的底部紧贴盖体(1101)的外冠面,将进水管道(1106)设置于顶环处,将出水管道(1107)设置于底环处;采样单元(14)包括基体(1401)、活动杆(1403)、限位销(1402)、取样腔(1405)、采样孔(1404)、轴套(1407)、等压腔(1409),使取样腔(1405)贯穿基体(1401)的上面和下面,将等压腔(1409)构造为柱状盲孔,使等压腔(1409)从基体(1401)的正面穿入且贯穿取样腔(1405)的正面和背面;使轴套(1407)与等压腔(1409)过盈配合,使活动杆(1403)与轴套(1407)密闭式滑动配合,将限位销(1402)紧固于活动杆(1403)上,使限位销(1402)与取样腔(1405)的正面或背面配合,在基体(1401)内设置透气通道(1408),使透气通道(1408)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等压腔(1409)和外界大气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柱,未经龚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0670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来水前置过滤器
- 下一篇:制备浓缩液用的蓄流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