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残钒60或65优质碳素钢盘条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9652.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1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长;王洪利;赵如龙;李荣华;王西江;樊毅;张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12;C22C33/04;C21D8/06;B21B1/1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残钒60或65优质碳素钢盘条及其生产工艺,放宽了钢中残钒含量,优化加热炉加热制度、控制轧制工艺,根据不同的残钒含量设计不同的斯太尔摩控制冷却工艺,生产出的Φ6.5mm的60、65优质碳素钢盘条的力学性能和高倍质量均达到了内控要求,满足下游用户使用要求。这样拓宽了生产60、65优质碳素钢盘条的原料选择范围,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降低冶炼工序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含残钒 60 65 优质 碳素钢 及其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含残钒60或65优质碳素钢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KR脱硫将高炉铁水通入铁水包,再运至KR脱硫站进行脱硫处理,加入6~14kg/t铁石灰脱硫剂以进行搅拌脱硫处理,搅拌时间8min~10min;步骤二、转炉炼钢将脱硫后的铁水倒入转炉进行吹炼,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0.10%,P含量≤0.010%,出钢温度1620~1680℃,出钢后加入Ca系脱氧剂1.5~2.5kg/t,FeSi加入量0.8~1.5kg/t,碳锰球8~10kg/t,不足碳用增碳剂补足、不足锰用FeMn补足;步骤三、LF炉外精炼精炼时禁止喂入Al线;白渣保持时间≥15min,在白渣时出钢;合成渣加入量≥600kg,以保证埋弧操作;精炼结束后炉外喂复合钙线0.8~1.4m/t,控制吹氩强度、以钢水不裸露翻腾为准,净吹时间≥10min;LF净吹氩后出钢温度控制在1522~1542℃;步骤四、保护连铸采用塞棒浇注,大包浇注过程采用Ar保护、以及加密封垫;中间包目标温度控制在1482~1497℃;使用高碳钢专用保护渣;浇注过程中避免高拉速浇钢且稳定铸坯拉速,采用自动液位控制;当中包钢水温度变化需调整拉速或前后次测温温差≥8℃时,再重测,验证后再调整拉速;步骤五、电磁搅拌采用电磁搅拌,搅拌参数:频率3.5Hz,电流350A;步骤六、三段水冷其比水量为1.09L/kg;连铸开浇前对二冷水进行检查保证二冷均匀;步骤七、加热炉上料辊道上料步骤八、钢坯检验检测的数据为坯料端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裂纹、分层等缺陷;坯料表面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重皮、翻皮、结疤、夹杂、折叠、耳子、夹渣、裂缝;钢坯低倍试片上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白点、分层、气泡、夹杂和翻皮,低倍组织缺陷评级按YB/T 153执行,各类低倍组织缺陷级别应不大于2级;步骤九、加热炉加热首先加热炉上料辊道上料,然后钢坯入炉,步进炉分段加热,加热到温度为1020‑1060℃,出炉辊道钢坯出炉;步骤十、高压水除鳞除去钢表面氧化铁皮,保证钢的表面质量;步骤十一、粗轧六架轧制步骤十二、1#飞剪切头步骤十三、中轧六架轧制步骤十四、2#飞剪切头和尾步骤十五、中轧两架轧制步骤十六、预精轧四架轧制步骤十七、1#和2#水冷箱冷却通过1#、2#水箱冷却来保证钢在BGV入口的温度达到要求;步骤十八、3#飞剪切头步骤十九、水平活套步骤二十、BGV轧制步骤二十一、3#、4#水冷箱冷却通过3#、4#水箱冷却来保证钢在TMB入口的温度达到要求;步骤二十二、TMB1和TMB2轧制步骤二十三、5#水冷箱冷却通过5#水箱冷却来保证钢的吐丝温度达到要求;步骤二十四、吐丝机绕圈步骤二十五、散卷冷却通过斯太尔摩风冷线上的冷却控制来保证钢在各金相组织相变温度区间的冷速,从而控制钢的金相组织;然后再集卷收集,挂卷,PF钩式运机运输,检查质量、取样、剪除头尾,压紧打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096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