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应热冲击的流量自匹配核热源异型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0601.X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苗建印;张红星;王录;莫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型蒸发器。适应热冲击的流量自匹配核热源异型蒸发器,它包括:蒸气汇流环(1)、液体分流环(2)、四个蒸发器组件(3)以及充液管(4);其技术方案是,蒸气汇流环(1)为C形结构,液体分流环(2)为封闭的环形结构,蒸发器组件(3)包括:蒸发器壳体(3-1)以及集热座(3-2);蒸发器壳体(3-1)包裹在集热座(3-2)的内部,蒸发器壳体(3-1)内部设有一根轴向的毛细芯(3-3),蒸发器组件(3)安装于蒸气汇流环(1)之间液体分流环(2);本发明能够满足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使用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冲击 流量 匹配 热源 异型 蒸发器 | ||
【主权项】:
适应热冲击的流量自匹配核热源异型蒸发器,它包括:蒸气汇流环(1)、液体分流环(2)、四个蒸发器组件(3)以及充液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汇流环(1)为C形结构,它由三段L型管路连接而成,其中,第一L型管路(1‑1)的一端设有二通接头,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二L型管路(1‑2)连接,所述第二L型管路(1‑2)与第三L型管路(1‑3)之间通过四通接头连接,所述第三L型管路(1‑3)的另一端设有二通接头;所述三段L型管路的弯折处均为圆弧过渡;所述液体分流环(2)为封闭的环形结构,它由四段弯折管路连接而成,其中,第一弯折管路(2‑1)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二弯折管路(2‑2)连接,所述第二弯折管路(2‑2)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三弯折管路(2‑3)连接,所述第三弯折管路(2‑3)通过三通接头与第四弯折管路(2‑4)连接,所述第四弯折管路(2‑4)通过四通接头与所述第一弯折管路(2‑1)连接;所述四段弯折管路的弯折处均为圆弧过渡;所述四个蒸发器组件(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蒸发器壳体(3‑1)以及集热座(3‑2);所述蒸发器壳体(3‑1)为管状结构,其包裹在所述集热座(3‑2)的内部,两端高于所述集热座(3‑2)的端面,所述集热座(3‑2)与核热源壳体贴合;所述蒸发器壳体(3‑1)内部设有一根长度与所述蒸发器壳体(3‑1)相等的毛细芯(3‑3);所述四个蒸发器壳体(3‑1)的上端分别接入所述第一L型管路(1‑1)处的二通接头、所述第一L型管路(1‑1)与所述第二L型管路(1‑2)连接处的三通接头、所述第二L型管路(1‑2)与所述第三L型管路(1‑3)之间的四通接头、以及所述第三L型管路(1‑3)处的二通接头,所述四个蒸发器壳体(3‑1)的下端分别接入所述第一弯折管路(2‑1)与第二弯折管路(2‑2)连接处的三通接头、所述第二弯折管路(2‑2)与所述第三弯折管路(2‑3)连接处的三通接头、所述第三弯折管路(2‑3)与所述第四弯折管路(2‑4)连接处的三通接头、以及所述第四弯折管路(2‑4)与所述第一弯折管路(2‑1)连接处的四通接头,相邻的所述蒸发器壳体(3‑1)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充液管(4)接入所述第二L型管路(1‑2)与所述第三L型管路(1‑3)之间的四通接头;所述蒸气汇流环(1)的四通接头与蒸气管路连通,所述液体分流环(2)的四通接头与液体管路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2060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