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码克隆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0368.3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程鹏;李祺;李承泽;董枫;杨昕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代码克隆的检测方法,包括对待检测的两组程序代码,分别提取各自调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集合;确定每组程序代码的API集合中各API的调用频率;对于每组程序代码k,根据其对应的所述API的调用频率,生成该组程序代码的n维标记向量,所述n维标记向量中的各维度值vk,i与集合N中的各API一一对应,集合N为两组程序代码的API集合的并集,所述vk,i根据第k组程序代码对所对应的APIi的调用频率pk,i得到;根据每组程序代码的所述n维标记向量,计算所述两组程序代码的相似度;根据所述相似度和预设相似阈值,确定所述两组程序代码是否存在克隆关系。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检测的抗混淆性,准确度高且易于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代码 克隆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代码克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对待检测的两组程序代码,分别提取各自调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集合;b、确定每组程序代码的API集合中各API的调用频率;其中,确定所述调用频率时判断API被调用的原则为:如果程序代码中的一个函数直接或间接调用了一API,并且该函数不是其他函数用于间接调用该API的中间函数,则确定该API被调用一次;c、对于每组程序代码k,根据其对应的所述API的调用频率,生成该组程序代码的n维标记向量Vk={vk,1,vk,2,...,vk,n},所述n维标记向量中的各维度值vk,i与集合N={API1,API2,...,APIn}中的各API一一对应,i={1,2...,n},所述集合N为所述两组程序代码的API集合的并集,所述vk,i根据第k组程序代码对所对应的APIi的调用频率pk,i得到;所述vk,i=pk,i/di,di为所述vk,i对应的调整系数,如果所述vk,i对应的API在所述两组程序代码中均被调用,则di=2,否则,di=1;d、根据每组程序代码的所述n维标记向量,计算所述两组程序代码的相似度;e、根据所述相似度和预设相似阈值α,确定所述两组程序代码是否存在克隆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3036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开口咬合器
- 下一篇:网格分解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