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早期高通量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构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4007.4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刘静;张宁波;张书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761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基于铱配合物分子高的电化学发光效率以及柔性阵列微芯片电极的开发,构建了高灵敏、高通量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检测新方法。将大量的具有高的电化学发光效率的铱配合物分子装入介孔硅作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而金纳米颗粒在这里被用来作为肿瘤标志物抗体的载体并且改善介质的电子传递从而提高电化学发光信号,通过研制高通量微芯片电极并在多阵列微芯片电极表面构建仿生传感界面,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结合纳米粒子的信号放大技术以及优良的电子传递性质,通过表面修饰二抗的铱配合物填充的介孔硅/纳米金复合物信号探针优良的电化学发光性质,实现肿瘤标志物的高灵敏、高通量、准确性检测,并凭借其方法简便快速、价廉、无创伤等优势用于广泛人群的早期肿瘤疾病的全面筛查。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早期 通量 电化学 发光 检测 方法 构建 | ||
【主权项】:
一种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大量的具有高的电化学发光效率的铱配合物分子被装入介孔硅作为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而介孔硅表面的金纳米颗粒在这里被用来作为肿瘤标志物抗体的载体并且改善介质的电子传递从而提高电化学发光信号;将制备的导电性能极佳且表面易于修饰的金膜微芯片电极设计成灵活的阵列电极形貌,在其表面修饰不同的肿瘤标志物第一抗体,然后与待测样本以及电化学发光信号探针反应,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三明治的构型,通过探针上携带的大量铱配合物发光材料,实现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金膜微芯片电极的研制: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底材料,采用电沉积或者化学沉积技术在基底材料上修饰上纳米金导电材料,制备导电性能极佳且表面易于修饰的金膜微芯片电极,同时设计灵活的阵列电极形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海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4400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