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5945.4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7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杰;任乃林;吴双桃;赖鹤鋆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52104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或水体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采用南黄堇(Corydalis davidii)作为植物材料对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进行修复,包括如下步骤:1)将南黄堇幼苗移植到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中,在南黄堇之后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或水体的pH值在5~8之间;2)定期收割南黄堇的地上或水上部分,持续至土壤或水体中的Cd含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本发明通过种植南黄堇于土壤或水体中,南黄菫根吸收土壤或水体中的镉,同时转移到地上的茎和叶中,定期收割地上部分,保留地下部分,可进行持续提取土壤及水体中的镉,从而清除土壤或水体中的镉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cd 污染 土壤 水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修复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南黄堇幼苗移植到Cd污染的土壤或水体中,在南黄堇之后的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或水体的pH值在5~8之间;2)定期收割南黄堇的地上或水上部分,持续至土壤或水体中的Cd含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其中:当对Cd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时:在所述步骤1)中,通过施用碱性肥料或酸性肥料来调节pH值到5~8;在所述步骤2)中,定期收割为一年3次,收割时,南黄堇的高度为20~30cm,总盖度为60~80%,收割时在根茎处留茬1~2cm;当对Cd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时:在所述步骤1)中,采用Na2CO3或HCl来调节pH值到5~8;在所述步骤1)中,通过施加复合肥提高水体中N、P的含量;在所述步骤2)中,定期收割为一年4~5次,收割时,南黄堇的高度为15~20cm,总盖度为50~60%,收割时留茬1~2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山师范学院,未经韩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559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