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2307.5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玉;刘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富发;陈小玉;刘天洋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浇筑管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浇筑管底部连接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中层传动结构以及底层搅拌装置,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能在中层传动结构的带动下同向或反向转动,上层搅拌装置和底层搅拌装置均能对搅拌柱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使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能适用于不同桩径的灌注桩,搅拌器能随着浇筑管提升或者落下,使用方便,侧支架板底部的环形槽与下转动板上的下板侧槽之间相互卡入,使侧支架板能对下转动板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两板相接的水平部分均设置有密封浮环,形成三道密封,有效阻止砂浆和水透入传动支架的中部空腔,保证电机的正常运作。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灌注 浇筑 装置 | ||
【主权项】:
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能伸入灌注桩桩孔内的浇筑管(1),其特征是:所述的浇筑管(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孔(11),所述的浇筑管(1)底部连接有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搅拌装置(2)、中层传动结构(3)以及底层搅拌装置(4),所述的上层搅拌装置(2)包括有上转动板(21)以及上搅拌柱(22),所述的上转动板(21)中部贯穿有上板中心孔(23),所述的上转动板(21)上表面还设有上调节槽(24),所述的上调节槽(24)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排上调节固定孔(25),所述的上搅拌柱(22)一端伸入上调节槽(24)中并通过上调节固定孔(25)与上转动板(21)铰接配合,上搅拌柱(22)另一端伸出上调节槽(24),所述的上调节槽(24)的一端延伸至上转动板(21)的边缘,另一端配合有上推板(26),所述的上推板(26)后设置有上推弹簧(27),所述的上推板(26)能在上推弹簧(27)的推动下滑至上调节槽(24)位于上转动板(21)边缘的一端,并将上搅拌柱(22)推至水平状态,所述的底层搅拌装置(4)包括有下转动板(41)以及下搅拌柱(42),所述的下转动板(41)的下表面设有下调节槽(43),所述的下调节槽(43)的槽体上还设置有一排下调节固定孔(44),所述的下搅拌柱(42)一端伸入下调节槽(43)中,所述的下调节固定孔(44)横向贯穿下调节槽(43),每个所述的下调节固定孔(44)中均设置有一个推杆(47),所述的推杆(47)端部连接有推簧(48),所述的推簧(48)能推动推杆(47)同时横穿下调节槽(43)和位于下调节槽(43)中的下搅拌柱(42)实现下转动板(41)与下搅拌柱(42)的铰接连接,每个所述的推杆(47)均设置有用于将推杆(47)拨回的拨块(49),所述的底层搅拌装置(4)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推杆(47)穿过下搅拌柱(42)实现对下搅拌柱(42)伸出长度的调节,所述的下转动板(41)的底面设置有拨槽(40),所述的拨块(49)一端与推杆(47)连接,一端置于拨槽(40)中,所述的下调节槽(43)的一端延伸至下转动板(41)的边缘,另一端配合有下推板(45),所述的下推板(45)后设置有下推弹簧(46),所述的下推板(45)能在下推弹簧(46)的推动下滑至下调节槽(43)位于下转动板(41)边缘的一端,并将下搅拌柱(42)推至水平状态,所述的中层传动结构(3)包括有传动支架(31),所述的传动支架(31)包括有一体固定连接的顶支架板(31a)和侧支架板(31b),一个水平设置的顶部斜齿轮(32)安装在顶支架板(31a)内壁上并能相对于顶支架板(31a)转动,所述的侧支架板(31b)内壁安装有竖直设置的侧部斜齿轮(33),所述的侧部斜齿轮(33)能相对于侧支架板(31b)转动,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和侧部斜齿轮(33)咬合配合,所述的侧支架板(31b)底部内侧设有环形槽(31c),所述的下转动板(41)的上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出第一环凸(41a),所述的下转动板(41)的下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出第二环凸(41b),所述的第一环凸(41a)和第二环凸(41b)之间形成有下板侧槽(41c),所述的第一环凸(41a)伸入环形槽(31c)中,所述的环形槽(31c)以下的侧支架板(31b)部分伸入下板侧槽(41c)中,所述的第二环凸(41b)伸至侧支架板(31b)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一环凸(41a)上侧面与环形槽(31c)上侧面之间、所述的第一环凸(41a)下侧面与环形槽(31c)下侧面之间以及第二环凸(41b)上侧面与侧支架板(31b)底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浮环(6),所述的下转动板(41)可相对于侧支架板(31b)转动,所述的下转动板(4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底斜齿轮(34),所述的底斜齿轮(34)和侧部斜齿轮(33)咬合配合,所述的顶支架板(31a)中部贯穿有顶支架孔,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中部贯穿有顶部齿轮孔,所述的顶部斜齿轮(32)通过连接柱(35)与上转动板(21)固定连接,所述的顶支架孔包括孔内环部和孔外环部,所述的连接柱(35)穿过孔外环部并能沿着孔外环部转动,所述的传动支架(31)的中部空腔中设置有电机(5),所述的电机(5)的传动轴与下转动板(41)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5)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上电机固定架(51)和侧电机固定架(52),所述的上电机固定架(51)通过顶部齿轮孔、顶支架孔的孔内环部以及上板中心孔(23)形成的通道与浇筑管(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侧电机固定架(52)穿过侧部斜齿轮(33)中部的斜齿轮孔与侧支架板(31b)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富发;陈小玉;刘天洋,未经车富发;陈小玉;刘天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623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