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8605.5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颖莹;张彩虹;尹晓航;沈昕;马骏涛;彭阳;施文健;彪艳霞;闻海峰;杨琴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张群峰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包括从大气中采集到的空气以预定流量和预定时间连续通过上述串联的第一吸收管、氧化瓶和第二吸收管以吸收反应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将已经与空气发生吸收反应的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中的吸收液置入装有重氮反应液的反应瓶中以发生重氮反应;将装有重氮反应液的反应瓶中已经发生重氮反应的重氮反应液置入装有偶和反应液的反应瓶中以发生偶氮反应;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定已经发生偶氮反应的偶氮反应液的吸光度,以及基于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其中标准工作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吸光度和亚硝酸盐浓度。本测定方法操作便捷、灵敏度较高、结果准确,适合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空气 氧化物 含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方法,包括从大气中采集到的空气以预定流量和预定时间连续通过上述串联的第一吸收管、氧化瓶和第二吸收管以吸收反应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将已经与空气发生吸收反应的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中的吸收液置入装有重氮反应液的反应瓶中以发生重氮反应;将装有重氮反应液的反应瓶中已经发生重氮反应的重氮反应液置入装有偶和反应液的反应瓶中以发生偶氮反应;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定已经发生偶氮反应的偶氮反应液的吸光度,以及基于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其中标准工作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吸光度和亚硝酸盐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686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