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平拍翼无人扑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69499.2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小型平拍翼无人扑翼机,属航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尾翼、左拍翼装置、右拍翼装置和起落架。机身内配有操控系统、机载设备和电源设备。采用自动导航自主驾驶和遥控两种方式飞行。左拍翼装置和右拍翼装置结构、参数和工作原理都相同对称布置于机身的左右两侧,用来产生升力和推力。尾翼用来控制俯仰及转弯飞行姿态。右拍翼装置包括电机、主轴、摆轴、翼轴、翼片、中心齿轮、近心齿轮、摆轴套管、远心齿轮和翼齿轮。翼片是非刚性的,呈矩形,翼型采用上凸下凹型或上凸下平型。中心齿轮与翼齿轮的传动比为1∶1,中心齿轮固定。翼片在上下拍动的过程中不会在横向产生水平分力,效率较高。该扑翼机可用于航拍、军事侦查和抢险救灾任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平拍翼 无人 扑翼机 | ||
【主权项】:
一种小型平拍翼无人扑翼机,包括机身(1)、尾翼(2)、左拍翼装置(3)、右拍翼装置(4)和起落架(5),其特征在于:机身(1)内配有操控系统、机载设备和电源设备;机身(1)内配置了自动导航自主驾驶装置和遥控设备,采用自动导航自主驾驶和遥控两种方式飞行;左拍翼装置(3)和右拍翼装置(4)结构、参数和工作原理都相同,它们对称布置于机身(1)的左右两侧;尾翼(2)包括水平尾翼(21)和垂直尾翼(22),水平尾翼(21)由前段的固定部分即水平安定面和后段的活动部分即升降舵组成,垂直尾翼(22)由前段的固定部分即垂直安定面和后段的活动部分即方向舵组成;升降舵在操控系统的操控下能上下偏转;方向舵在操控系统的操控下能左右偏转;起落架(5)采用轮式起落架;机身(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左缺口(11)和右缺口(12);电源设备包括电池;右拍翼装置(4)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电机(40)、主轴(41)、摆轴(42)、翼轴(43)、翼片(44)、中心齿轮(45)、近心齿轮(46)、摆轴套管(47)、远心齿轮(48)和翼齿轮(49);翼片(44)是非刚性的,翼片的前缘(441)浑圆厚实,后缘(442)尖细,靠近前缘(441)的部分较硬,靠近后缘(442)的部分较软;电机(40)固定安装在机身(1)右缺口内,电机(40)的输出轴纵向水平布置,电机(40)的输出轴的前端与主轴(41)的后端固连;摆轴(42)的一端与主轴(41)垂直固连于主轴(41)的中段,摆轴(42)的另一端与翼轴(43)的前端垂直固连,主轴(41)、摆轴(42)和翼轴(43)三者在同一平面内;翼轴(43)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固定于翼片的前缘(441)的翼齿轮(49)相连于翼齿轮(49)的中心孔内,翼轴(43)与翼片(44)共面;中心齿轮(45)固定安装在机身(1)的右缺口(12)的前壁上,主轴(41)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中心齿轮(45)相连于中心齿轮(45)的中心孔内;主轴(41)、中心齿轮(45)和电机(40)的输出轴三者同轴;摆轴套管(47)通过轴承套装在摆轴(42)的外周;近心齿轮(46)和远心齿轮(48)分别固连于摆轴套管(47)的两端;近心齿轮(46)与中心齿轮(45)啮合,远心齿轮(48)与翼齿轮(49)啮合,中心齿轮(45)与翼齿轮(49)的传动比为1∶1;翼齿轮(49)的后端端头与翼片(44)固连于翼片的前缘(441)的正中位置;摆轴(42)处于主轴(41)正上方竖直位置时翼片(44)水平布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694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室输液软袋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类明轮混合动力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