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制件孔内填充铜制衬套的挤压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0551.6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彭作亮;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制件孔内填充铜制衬套的挤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作挤压工具,挤刀主体呈弧形尺寸递增式,为回转体结构,挤刀主体由引导(3)、弧形挤压工作面(4)、刀杆(5)组成,引导(3)为锥形面,弧形挤压工作面(4)外径尺寸比铜制衬套孔径大,后一级弧形挤压工作面(4)直径比前一级大,通过挤刀挤压衬套内孔,使孔径不断增大,从而将铜制衬套(2)不断镶入钢制壳体(1)槽中,保证将铜制衬套(2)挤压到钢制壳体(1)孔内的槽中均匀填充,满足加工要求。本发明工具制作简单,便于实现,对设备无过高要求,利用现有成熟加工技术和设备即可完成,具有很好的工艺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制 件孔内 填充 铜制 衬套 挤压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钢制件孔内填充铜制衬套的挤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作挤压工具,挤刀主体呈弧形尺寸递增式,为回转体结构,挤刀主体由引导(3)、弧形挤压工作面(4)、刀杆(5)组成, 引导(3)为锥形面,弧形挤压工作面(4)外径尺寸比铜制衬套孔径大,后一级弧形挤压工作面(4)直径比前一级大,通过挤刀挤压衬套内孔,使孔径不断增大,从而将铜制衬套(2)不断镶入钢制壳体(1)槽中,保证将铜制衬套(2)挤压到钢制壳体(1)孔内的槽中均匀填充,满足加工要求;所述挤压工具的使用加工过程为:将加工的组件孔与工作台垂直,通过向挤刀刀杆(5)轴向施加压力,使刀具向下移动,在挤刀引导(3)的导向下,挤刀垂直进入铜制衬套(2)内孔,当第一个弧形挤压工作面(4)进入铜制衬套(2)孔时,因弧形挤压工作面(4)外径尺寸比孔径大,衬套孔在弧形工作面的挤压下在径向方向发生塑性变形,衬套基体向槽内延展;因后一级弧形工作面直径比前一级大,衬套孔径在挤刀弧形工作面的挤压下孔径逐渐变大,在径向的变形也相应逐渐增大,使衬套材料充满槽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7055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喉管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工效高安全性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