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0614.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8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景耀;武京湘;任美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0 | 分类号: | H01M4/60;C07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为含锌化合物,化学式为C18H18N4O4Zn,其中含锌化合物为正交晶系,Pba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937(8) Å,b=8.935(2) Å,c=19.074(2) Å,α=β=γ=90 º,V=2034.5 (7) Å3。本发明的含锌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并且所选的混合配体得到的结构稳定,当其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时,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其主要利用吡唑环上的N原子来进行锂离子的迁移,所以其结构稳定,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不坍塌。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材料为含锌化合物,化学式为C18H18N4O4Zn,该含锌化合物为正交晶系,Pba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937(8) Å,b=8.935(2) Å,c=19.074(2) Å,α=β=γ=90 º,V=2034.5 (7) Å3;所述晶胞为不对称单元,该不对称单元中含有一个Zn原子、半个3,3’,5,5’‑四甲基‑4,4’‑联吡唑分子和半个间苯二甲酸分子;其中,Zn原子采取6配位八面体的模式,其中Zn原子与2个不同的3,3’,5,5’‑四甲基‑4,4’‑联吡唑分子上的N原子配位;而间苯二甲酸上的氧原子采取双齿配位的模式和Zn原子配位;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7061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电池生产线
- 下一篇: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制法及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