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蛤净化繁殖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9053.6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东;孙同秋;王玉清;刘兆胜;曾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青蛤净化繁殖培育方法,包括亲贝暂养、亲贝产卵、孵化担轮幼虫、D型幼虫、后期幼虫培养、稚贝培养过程;在亲贝暂养过程中投放微生物制剂,亲贝产卵过程投放壳聚糖除污剂,孵化担轮幼虫期间投放微生物制剂,D型幼虫、后期幼虫培养期间投放微藻制剂,稚贝培养期间投喂扁藻作为饵料直至成品收获。本发明从亲贝暂养、整个苗种培育以及幼贝培育期间均投放净化物质对贝肉进行净化,不但从源头杜绝污染物的污染,并且保证培育过程是健康、绿色无污染的,培育的成品体内的重金属、石油、呋喃类药物等污染物显著降低,对大肠杆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弧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等也具有很好的脱除作用;可以培育出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的青蛤成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繁殖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青蛤净化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亲贝暂养:每年6月上旬~9月中旬亲贝排卵前2~3d,将收获的青蛤亲贝清洗干净后放于暂养池中,将暂养池内的砂滤海水温度调为20~22℃、盐度20~25、pH7.2~8.0,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不断向砂滤海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冻干粉、枯草芽孢杆菌冻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蕈菌子实体冻干粉和硅藻土;(2)亲贝产卵:暂养24~48h后,捞出亲贝阴干12h后放入催产网箱中置于水温26~28℃、盐度22‑25、pH7.8~8.3、水位1.0~1.2m、壳聚糖除污剂0.01~0.05g/L水体的催化池中保持连续充气培养,培养期间全黑暗处理;亲贝排放受精后捞出亲贝,将水位提升为1.5‑1.6m;(3)孵化担轮幼虫:将池内水温调为25~28℃、盐度20~25、pH7.8~8.3、光强300~500Lx,同时向池内投放微生物制剂,担轮幼虫孵化期间连续充气培养、且不更换水体,不断投放微生物制剂使之浓度维持恒定;(4)D型幼虫、后期幼虫培养:当步骤3中的担轮幼虫发育成D型幼虫后,将D型幼虫用300目筛绢捞出置于养殖池中,将池内环境保持水温25~28℃、盐度20~25、pH7.8~8.3、光强为600~800Lx,D型幼虫发育成后期幼虫后,将光强调为800~1000Lx;培养期间连续充气培养并且投喂微藻制剂,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采用300目筛绢网箱换水,换水量为原水体的1/2~1/3;所述的微藻制剂包括骨条藻、扁藻和叉鞭金藻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5)稚贝培养:当后期幼虫进入稚贝后,将稚贝投放于室外育苗池中;育苗池为泥砂质,池深1.0m、水深0.5~0.8m、进排水阀门分开;稚贝培育期间投喂扁藻作为饵料直至成品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大学;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8905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地板
- 下一篇:含有乳化类胡萝卜素的含水透明的水包油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