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1510.7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伟;高国涛;王磊磊;乔炳真;王积贤;崔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34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包括主粱、门腿、运行小车、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电气系统和机室舱体,司机室舱体的前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后面板设置有多组视窗,左面板和右面板分别设置有可调式电动后视观察镜;司机室舱体内部设置有可调式座椅,可调式座椅包括底座和活动座椅,所述的底座分为固定座、前后移动部和左右移动部,座椅本体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操控台和右操控台,上面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有相同的司机室缓冲机构;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起重机司机室的弊端,提供一种司机座椅与操控台一体式设计且具有良好观察视角的起重机司机室,同时具备减震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轨道 集装箱 起重机 | ||
【主权项】:
新型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包括主粱、门腿、运行小车、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电气系统和司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司机室包括由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组成的司机室舱体,司机室舱体的前面板为弧形前面板,弧形前面板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前视窗和下前视窗;下面板的前部设置有下视窗;左面板和右面板上分别设置有左舱门和右舱门,左舱门的两侧及左舱门上均设置有左视窗;右舱门的两侧及右舱门上均设置有右视窗;左面板和右面板的上端前部分别设置有可调式电动后视观察镜;后面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后视窗和下后视窗;司机室舱体内部设置有可调式座椅,可调式座椅包括底座和活动座椅,所述的底座分为固定座、前后移动部和左右移动部,所述的固定座固定在下面板上,固定座上表面平行设置有三组前后移动滑槽,所述的前后移动部包括前后移动支板,前后移动支板的下表面对应三组前后移动滑槽设置有三组前后移动滑块,三组前后移动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三组前后移动滑槽内,三组前后移动滑块的右端面分别对应连接三个前后移动直线步进电机,三个前后移动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表面;前后移动支板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有三组左右移动滑槽;所述的左右移动部包括左右移动支板,左右移动支板的下表面对应三组左右移动滑槽设置有三组左右移动滑块,三组左右移动滑块分别对应设置在三组左右移动滑槽内,三组左右移动滑块的后端面分别对应连接三个左右移动直线步进电机,三个左右移动直线步进电机固定在前后移动支板上表面,左右移动支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活动座椅的转动轴与轴承内圈固定,活动座椅的转动轴外圈固定有大齿轮,左右移动支板上竖直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所述的活动座椅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端的座椅本体,所述的座椅本体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和右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左操控台和右操控台分别与左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和右操控台水平滑动支杆滑动连接;座椅本体下表面两侧还分别固定有左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和右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左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左操控台右端面,右操控台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右操控台左端面;司机室舱体内部上面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有相同的司机室缓冲机构,所述的司机室缓冲机构包括矩形中空的缓冲机构壳体,缓冲机构壳体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杆穿孔,与运行小车主梁下方焊接的两个连接杆下端依次穿过上面板和缓冲机构壳体上表面卡设在两个司机室缓冲机构内,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卡板,卡板位于缓冲机构壳体内,连接杆两侧的卡板上分别设置有弹簧缓冲机构和橡胶缓冲机构,所述的弹簧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机构壳体弹簧固定板、卡板弹簧固定板和设置在缓冲机构壳体弹簧固定板与卡板弹簧固定板之间的缓冲弹簧,所述的橡胶缓冲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缓冲机构壳体内部面和卡板上表面的缓冲橡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151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