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9668.9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凯;王海霞;郭锦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63/664;C08G63/91;C12N15/63;C12N15/85;A61K47/48;A61K48/00;A61P7/02;A61P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为:(1)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2)琥珀酰化的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3)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制备;(4)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基因载体可以高效负载基因,连接的多肽可以有效地与内皮细胞膜表面的α4β1整合素结合,提高该聚阳离子基因载体与基因形成的复合物在内皮细胞表面的富集。本发明提供的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可以应用于内皮细胞的转染,基因转染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修饰 阳离子 基因 载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琥珀酰化的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II)的制备:在氮气氛保护下,将数均分子量为5800‑10500的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I),琥珀酸酐以及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缚酸剂三乙胺加入到溶剂无水二氧六环中使溶解,在室温搅拌下反应20‑30h,在冰甲醇或冰乙醚中沉析得到粗产物,真空干燥,干燥物用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溶解,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10000的透析管在蒸馏水中透析48‑60h,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的琥珀酰化的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II),所述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琥珀酸酐、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5‑10):(5‑10):(3‑6),所述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嵌段共聚物中亲水段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3500,疏水段聚(乳酸‑co‑己内酯)的数均分子量为3800‑7000;(2)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III)的制备:在氮气氛保护下,以摩尔比为1:(5‑10):(5‑10):(4‑6),将式(II)所示共聚物、(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数均分子量为1800‑3500的支链的聚乙烯亚胺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使溶解,在室温搅拌下反应18‑28h,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10000的透析管在蒸馏水中透析48‑60h,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的单甲醚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co‑己内酯)‑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III);(3)由式(III)共聚物合成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IV):在氮气氛保护下,按比例将1质量份的式(III)所示共聚物、0.1‑0.2质量份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两端分别为吡啶二硫基和琥珀酰亚胺酯基修饰的聚乙二醇,加入到混合溶剂中使溶解,在避光条件下,于室温下反应2‑4h,加入简写为CREDVW的多肽,室温下反应4‑6h,产物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12000的透析管在蒸馏水中透析48‑60h,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的多肽修饰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IV),所述混合溶剂为2体积份的pH=8.4的0.1mol/L磷酸缓冲溶液和3体积份的二甲基亚砜混合而成;所述两端分别为吡啶二硫基和琥珀酰亚胺酯基修饰的聚乙二醇与CREDVW多肽的摩尔比为1:(0.7‑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966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