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钢轨喷雾过程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9684.8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革;陈林;刘志敏;刘宇雁;包喜荣;侯先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钢轨喷雾过程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方法,属于金属热加工工艺参数设计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钢轨为淬火构件,实验测试出钢轨内部点的冷却曲线;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利用其脚本语言Python建立钢轨的有限元模型,迭代计算温度场,算出钢轨表面综合换热系数,将钢轨内部的实测温度与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确保求解的准确性。本发明用于计算钢轨喷雾过程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钢轨 喷雾 过程 表面 综合 系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计算钢轨喷雾过程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钢轨喷雾过程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在待测钢轨(1)的对称面上距离钢轨上表面5‑11mm处1#钻孔,钻孔内放置热电偶(2),将带有热电偶(2)的钢轨(1)在加热炉中加热到900‑980℃保温均匀后,以不超过60s的时间迅速转移到喷雾装置中,轨头喷嘴距钢轨上表面距离S1为0‑300mm处,水流量为0‑1.800 m3/h,气压为0‑0.40Mpa,水雾温度设定20‑25℃,喷雾150‑300s,热电偶(2)将测得钢轨(1)内部特征点温度通过ADAM采集卡发送到计算机,并绘制冷却曲线,即得到钢轨(1)1#处的冷却曲线; 步骤2,把上述钢轨(1)1#点处的冷却曲线按时间t分成时间步,以便计算每步的综合换热系数;步骤3,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钢轨(1)的几何模型,赋给钢轨(1)的导热系数、膨胀系数、定压比热密度为7800kg/m3,发生潜热的固态温度为570℃,液态温度为620℃,相变潜热为78200J,设定初始温度900‑980℃,设定水雾的温度为20‑25℃,创建三个时间步,第一时间步的时间最初t,然后每计算出一个综合换热系数,第一时间步的时间就增加t,第二、第三时间步的时间均为t,以1‑5mm的尺寸大小划分单元格,设定钢轨(1)截面的周边上的综合换热系数为h;步骤4,给第一个时间步长时温度所对应的综合换热系数h一个初始值h1,带入钢轨(1)计算模型,算出在第一个时间步长时1#点的计算温度值T1;步骤5,增加综合换热系数h为h2= h1+50,再代入钢轨(1)计算模型,算出在第一个时间步长时1#点处的计算温度值T2,判断计算温度值T2与实验值T0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1℃,如果小于或等于0‑1℃,则认为该温度所对应的综合换热系数为h2;步骤6,若大于0‑1℃,根据温度随着综合换热系数变化的比例 (h2‑h1)/(T2‑ T1) ,修改综合换热系数h为h3= h1+(h2‑h1)(T0‑ T1)/(T2‑ T1),再代入钢轨(1)计算模型,算出第一个时间步长时1#点处的计算温度值T3,判断计算温度值T3与实验温度值T0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0‑1℃,如果小于或等于0‑1℃,则认为该温度所对应的综合换热系数为h3;步骤7,若大于0‑1℃,就按照步骤6迭代,直到温度误差达到允许范围,此时的综合换热系数hn为钢轨(1)在该温度时所对应的表面的综合换热系数;步骤8,把前N个时间步算出来的综合换热系数均代入钢轨(1)计算模型,并从初始温度开始,按照步骤3~步骤7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第N+1时间步时钢轨的表面综合换热系数;步骤9,以此类推,最终计算出在该喷雾条件下钢轨(1)的表面综合换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步骤10,把钢轨(1)综合换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代入钢轨(1)计算模型,计算钢轨(1)喷雾冷却过程,求出温度场,并与实验值对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968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度循环箱及其温度循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