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1996.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8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鹏;丁一刚;盛昌和;许莉莉;吴梦;胡仙林;龙秉文;邓伏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5/14 | 分类号: | C01F5/14;B82Y30/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刘洋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将浮选所得磷尾矿投入酸解反应器中反应一定时间后过滤。将滤液加入到除杂反应器中,先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再加入碱性化合物,控制pH值,过滤沉淀后将滤液、硅烷偶联剂和分散剂加入到原位改性反应器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到结晶反应器中,通入氨气进行结晶沉淀反应得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结晶过滤后产生的滤液富含游离氨,通过气提获得氨气返回至结晶工段,液相经结晶去除大量硫酸铵后循环至酸解反应工序,实现工艺废水的闭路循环。原位改性方法生产的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在聚合物基体中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和分散性,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环保等诸多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原料 生产 原位 改性 纳米 氢氧化镁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以磷尾矿为原料生产原位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浓度10wt%~30wt%的硫酸和烘干的磷尾矿混合进行酸解反应,过滤;酸解反应温度为50~80℃,时间为2~4h;2)向步骤1)所得滤液加入氧化剂氧化,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或氨水控制pH值6.5~8,搅拌除杂,过滤沉淀后得到精制硫酸镁溶液;3)将硅烷偶联剂、分散剂和精制硫酸镁溶液混合进行原位改性,充分搅拌;其中,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目标产物氢氧化镁质量的1~5wt%;分散剂的用量为目标产物氢氧化镁质量的2~6wt%;4)向上步所得混合溶液缓慢通入氨气进行结晶沉淀反应,反应温度为25℃~50℃时间为1h~3h,pH终值为10~11;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可制得表面改性纳米氢氧化镁;5)过滤后产生的碱性滤液富含游离氨,通过气提获得氨气返回至步骤4)结晶工段,液相经结晶去除硫酸铵后返回至步骤1)酸解反应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2199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