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油冷却器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5067.9 | 申请日: | 201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贺礼;高峰;龙艳中;杨春玲;张翠翠;关松;鲍春来;胡广进;刘义佳;张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3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主体,将发动机的冷却剂引入主体的引入通道,以及将主体内的冷却剂引出的引出通道;构成所述引入通道的缸盖引入通道和缸体引入通道;控制机构,与主体配合设置,所述的控制机构因引出通道内冷却剂温度的变化而触发,以控制缸盖引入通道和缸体引入通道的交替导通。由于将引入通道分为独立的缸盖引入通道和缸体引入通道,通过控制机构根据引出通道的温度变化,实现对缸盖引入通道和缸体引入通道进行交替导通控制,使机油冷却器在被冷却时,能够尽可能的获取所需温度的冷却剂,提高了其使用性能及使用效果。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机油冷却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冷却器 发动机 冷却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将冷却剂送至气缸盖(5)和气缸体(6)的泵送装置(7),沿冷却剂流动方向而处于气缸盖(5)下游的暖风(8)、散热器(9),以及处于散热器(9)下游的节温器(10),经暖风(8)和节温器(10)的冷却剂回送至泵送装置(7)的冷却剂入口,其特征在于:沿冷却剂流动方向的发动机下游设有机油冷却器(11),所述机油冷却器(11)包括主体(1),将发动机的冷却剂引入主体(1)的引入通道(3),以及将主体(1)内的冷却剂引出的引出通道(2);所述引入通道(3)包括缸盖引入通道(301)和缸体引入通道(302),发动机的气缸盖(5)和气缸体(6)的冷却剂经由所述的缸盖引入通道(301)和缸体引入通道(302)而被分开引入至主体(1)内;还包括与主体(1)配合设置的控制机构,所述的控制机构因引出通道(2)内冷却剂温度的变化而触发,以控制缸盖引入通道(301)和缸体引入通道(302)的交替导通;发动机的气缸盖(5)的冷却剂经由缸盖引入通道(301)引入至主体(1)内,发动机的气缸体(6)的冷却剂经由缸体引入通道(302)引入至主体(1)内;所述的引出通道(2)分别与散热器(9)的冷却剂入口以及泵送装置(7)的冷却剂入口连通;所述的气缸体(6)的水套和气缸盖(5)的水套分开而独立设置;在气缸体(6)的进气侧设有与气缸盖(5)中水套的冷却剂进口连通的布水道(12),在布水道(12)内设有与气缸体(6)的水套连通的连通口(13),所述泵送装置(7)泵送的冷却剂经由布水道(12)而分别进入到气缸盖(5)和气缸体(6)的水套内,所述连通口(13)的深度为10‑1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2506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