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正交极化传输的OFDM系统相位噪声消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8035.4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燕;聂尧;刘芳芳;郭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极化传输的OFDM系统相位噪声消除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了OFDM系统的发射端,将传统调制后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做共轭,并由天线赋予两路信号正交的极化状态后,通过正交极化天线发射;在接收端通过正交极化天线接收信号,并将共轭信号再次共轭后,令两路信号相同且相位噪声共轭,两路信号进行相加,进而消除相位噪声的虚部,可使乘性干扰的相位噪声项近似为1,消除相位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获得期望信号,最后通过相应的传统解调方法即可解调出发射数据信息。本发明解决了自消除方案的频谱效率低、重新设计低相位噪声本地振荡器所带来的高投入、终端成本价格增加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正交 极化 传输 ofdm 系统 相位 噪声 消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正交极化传输的OFDM系统相位噪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射端,信息比特首先根据调制方案映射为星座字符,假设一个数据块有N个串行字符u′[k],k=0,1,...,N‑1,将相同信号送入上下两个支路,称为x支路和y支路,记为ux[k]和uy[k],ux[k]=uy[k]=u′[k],并对其中一路信号进行共轭处理后,将上下两个支路的信号合并写为u[k],u[k]=ux[k][uy[k]]*T=ux[k]uy*[k]T---(1)]]>其中,为共轭信号,[·]T为转置矩阵;两支路信号分别经过一个OFDM调制器后,得到OFDM调制信号U[n]=Ux[n]Uy*[n]T,]]>U[n]=Ux[n]Uy*[n]=1NΣk=0N-1ux[k]ej2πnkN1NΣk=0N-1uy*[k]ej2πnkNn=0,1,...,N-1---(2)]]>OFDM调制信号再经插入导频、循环前缀和上变频处理后,转换为模拟连续信号通过前端的一对共放置的正交双极化天线发射,双极化天线的极化状态分别为x和y;假设t时刻的模拟连续信号为u(t),信道的冲激响应矩阵为h(t)=[hx(t) hy(t)],其中hx(t)和hy(t)分别为两路极化状态为x和y的信号受到的信道冲激响应,在接收端受信道影响的接收模拟域信号为:r(t)=ejφ(t)∫-∞∞h(τ)u(t-τ)dτ+w(t)=h(t)*u(t)·ejφ(t)+w(t)---(3)]]>其中,r(t)为t时刻的接收模拟域信号,φ(t)为接收端相位噪声,ejφ(t)为相位噪声输出等效表示,h(t)为信道冲激响应矩阵,w(t)为高斯白噪声,*为卷积运算,τ为积分变量;在接收端,接收模拟域信号r(t)由一对共放置的正交双极化天线接收,正交双极化天线的极化状态分别为x和y,两种极化状态的信号同时到达接收端,由同一LO在同一时刻接收,故受到的相位噪声相同;设字符持续时间为Ts,以Ts做采样,在去循环前缀后,得到N个子载波携带字符组成的字符块R[n],其中每个字符与调制信号U[n],的关系为:R[n]=ejφ(nTs)(h[n]⊗U[n])+w[n]=ejφ(nTs)Σr=0N-1U[r][h(n-r)N]+w[n]---(4)]]>式中为圆周卷积,n=0,1,...,N‑1,接收信号字符块R[n]经FFT变换后信号变为频域表示r[k],k=0,1,...,N‑1;由傅里叶变换性质可知,时域的卷积在频域为乘积,而时域的乘积在频域为卷积,因此式(4)变为,式中为傅里叶变换,i=x or y,wi[k]为极化状态i时第k个子载波上的高斯白噪声,ui[k]和Hi[k]分别为极化状态为i时第k个子载波的信号的频域表达形式和信道频域冲激响应,l=0,1,…,N‑1;令相位噪声的频域表达形式a[k]为,则式(5)写为:ri[k]=Σl=0N-1a[l]Hi[(k-l)N]ui[(k-l)N]+wi[k],k=0,1,...,N-1---(7)]]>将y支路共轭后,两支路相加,r[k]=12(rx[k]+[ry[k]]*)=12(rx[k]+ry*[k])---(8)]]>r[k]为经过解调判决后得到接收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2803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