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纳米流体聚光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2434.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波;陈建豪;田志翔;刘演华;曹飞;张臻;王磊;罗斌;刘涵;金世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H02S40/44;H02S40/20;H02S40/22;F24J2/24;F24J2/08;F24J2/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纳米流体聚光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模块,还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冷却组件、光热组件和磁场调节组件;所述光伏电池组件冷却组件包括第一联箱、第二联箱和呈蛇形状的冷却管;所述光热组件包括循环泵、换热器、多个呈透明状的集热管、以及若干个匀光体、菲涅尔透镜和框架,所述匀光体是多棱透镜,且多棱透镜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所述磁场调节组件包括蛇形磁铁和缠绕在蛇形磁铁臂上的线圈,相邻的两个磁铁臂之间均有一个集热管,蛇形磁铁与多个集热管处于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联箱、冷却管、第二联箱、集热管、换热器和循环泵内均有纳米流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流体 聚光 式光伏 热电 联产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磁纳米流体聚光式光伏热电联产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模块(1),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模块(1)由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布的光伏电池组件(1‑1)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冷却组件(2)、光热组件(3)和磁场调节组件(4);所述光伏电池组件冷却组件(2)包括第一联箱(2‑1)、第二联箱(2‑3)和呈蛇形状的冷却管(2‑2),所述冷却管(2‑2)装在光伏电池组件模块(1)的光伏电池组件(1‑1)的背面,第一联箱(2‑1)和第二联箱(2‑3)通过冷却管(2‑2)连通;所述光伏电池组件模块(1)的背面还设有保温层(9),所述冷却管(2‑2)设置在保温层(9)内;所述光热组件(3)包括循环泵(3‑4)、换热器(3‑5)、多个呈透明状的集热管(3‑3)、以及若干个匀光体(3‑2)、菲涅尔透镜(3‑1)和框架(10),所述匀光体(3‑2)是多棱透镜,且多棱透镜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其底部面积;所述多个集热管(3‑3)分开且平行设置在光伏电池组件模块(1)每行的光伏电池组件(1‑1)的正面,若干个匀光体(3‑2)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集热管(3‑3)的正面,且每一个匀光体(3‑2)均位于相应的光伏电池组件(1‑1)的正面方向,所述框架(10)间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匀光体(3‑2)的正面方向,所述菲涅尔透镜(3‑1)在框架(10)上呈矩阵式布置,且每一个匀光体(3‑2)正面方向均有一个菲涅尔透镜(3‑1);所述循环泵(3‑4)的出口与换热器(3‑5)的进口(3‑5‑1)相连通,换热器(3‑5)的出口(3‑5‑2)与冷却管(2‑2)的进口(2‑2‑1)相连通,冷却管(2‑2)的出口(2‑2‑2)与第一联箱(2‑1)的进口(2‑1‑2)相连通,每个集热管(3‑3)的一端均与第一联箱(2‑1)的出口(2‑1‑1)相连通,每个集热管(3‑3)的另一端均与第二联箱(2‑3)的进口(2‑3‑1)相连通,第二联箱(2‑3)的出口(2‑3‑2)与循环泵(3‑4)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磁场调节组件(4)包括蛇形磁铁(4‑1)和缠绕在蛇形磁铁(4‑1)臂上的线圈(4‑2),相邻的两个磁铁(4‑1)臂之间均有一个集热管(3‑3),蛇形磁铁(4‑1)与多个集热管(3‑3)处于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联箱(2‑1)、冷却管(2‑2)、第二联箱(2‑3)、集热管(3‑3)、换热器(3‑5)和循环泵(3‑4)内均有纳米流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4243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补偿振荡器和包括温度补偿振荡器的装置
- 下一篇:光伏组件的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