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塞式防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4895.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文;王超;邵力飞;董正海;曹庆平;刘伟;孙涛;张义;靳卫兵;刘志斌;周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2 | 分类号: | E21B43/02;E21B4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2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塞式防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起出生产管柱;S2.下冲砂管柱;S3.冲砂管柱下至砂面位置后进行冲砂作业;S4.完成防砂管柱;S5.地面管线试压;S6.灌井筒;S7.前置液;S8.井筒塞式砾石充填;S9.顶替液;S10.候凝;S11.钻塞、留塞。本发明利用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在防砂目的层的井筒内低泵压充填形成一个挡砂柱塞,有效将地层砂阻挡在井筒外,防止进入井筒,同时由于挡砂柱塞本身具有2μm2左右渗透率,不影响地层流体通过,达到既防砂又维持生产的目的,克服了常规高泵压砾石充填施工风险高,低泵压砾石充填量小、难以形成完整连续挡砂屏障,防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用于小井眼侧钻井防砂一次成功率100%,单井连续生产超过500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井眼侧 钻井 塞式防砂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小井眼侧钻井塞式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起出油井内生产管柱;S2.下冲砂管柱,所述冲砂管柱包括油管(3)、变扣接头(4)、小油管(5)和冲砂笔尖(6),该油管(3)、变扣接头(4)、小油管(5)和冲砂笔尖(6)依次螺纹连接;S3.冲砂管柱下至砂面位置后进行冲砂作业;S4.上提冲砂管柱至防砂目的层顶界50±1.0m后井口坐好采油树;S5.进行地面管线试压,包括地面管线由泵车连接至采油树油管阀门,关闭油管阀门,用泵车将地面管线打压至20MPa;稳压5min内泵车压力下降小于0.5MPa为试压合格;若试压不合格,检查泵车与采油树油管阀门的密封性;S6.试压合格后,打开采油树油管阀门及套管阀门,泵车自油管(3)泵入携砂液,携砂液为清水+0.3%CMC,待套管出口返液后关闭套管闸门;S7.泵车自油管(3)泵入前置液5‑30m3,前置液为携砂液,泵车排量0.4‑0.5m3/min,控制泵压小于15MPa;S8.前置液泵入完成后,向携砂液中充填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与携砂液质量百分比控制在3‑30%,控制泵压小于5MPa,充填初期泵车压力平稳,并随充填过程进行泵车压力上升,待泵车压力突然升高至10MPa时,停止充填,表明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已将防砂目的层段套管填满并埋住防砂目的层,充填过程结束,停泵沉砂5min,使油套管内的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沉降;S9.停泵5min后启动泵车,怠速泵入清水作为顶替液,泵入量为井筒内Φ73mm油管(3)的容积,若泵入过程中泵车压力快速上升,则结束顶替液泵入,关井;S10.关井候凝24h,待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完全固结;S11.起出井内管柱,下螺杆钻钻塞至距防砂目的层段顶界1±0.2m,彻底洗井,洗出井筒内钻碎的可固结化学防砂支撑剂,此时便在防砂目的层的井筒内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渗透率和高胶结强度的挡砂柱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5489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