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注塑团状模塑料的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2785.X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生;王三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8 | 分类号: | B29C4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6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成型所用的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注塑团状模塑料的加料装置。一种用于注塑团状模塑料的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筒底座(1),其特征是:还包括加料筒底板(2)、加料筒(3)、加料筒拉杆(4)、加料筒上板(5)、压料油缸支撑柱(6)、加料缸滑台座(7)、平移油缸(8)、平移缸支座(9)、加料缸滑台挡板一(10)、加料缸滑台挡板二(11)、平移缸顶板(12)、加料缸滑台(13)、备料筒(14)、备料筒盖(15)、压料锤(16)、压料油缸座(17)、压料油缸前盖(18)、压料油缸活塞杆(19),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控制灵活,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注塑 团状模 塑料 加料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注塑团状模塑料的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筒底座(1),加料筒底座(1)用螺钉固定在注塑机的注塑油缸座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加料筒底板(2)、加料筒(3)、加料筒拉杆(4)、加料筒上板(5)、压料油缸支撑柱(6)、加料缸滑台座(7)、平移油缸(8)、平移缸支座(9)、加料缸滑台挡板一(10)、加料缸滑台挡板二(11)、平移缸顶板(12)、加料缸滑台(13)、备料筒(14)、备料筒盖(15)、压料锤(16)、压料油缸座(17)、压料油缸前盖(18)、压料油缸活塞杆(19)、压料油缸体(20)、压料油缸活塞(21)、压料油缸后盖(22)、压料油缸行程调节杆压板(23)、压料油缸后盖导套(24)、压料油缸后压盖(25)、压料油缸拉杆(26)、压料油缸行程调节杆(27)、压料油缸行程开关支架(28)、压料油缸行程调节块(29)、调节把手(30)、压料油缸限位开关(31)、平移缸行程开关压板(32)和平移缸限位开关(33),加料筒底板(2)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筒底座(1)上,加料筒底板(2)、加料筒(3)和加料筒上板(5)依次套设并固定在加料筒拉杆(4)上,加料筒上板(5)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座(7)上,加料缸滑台挡板一(10)、加料缸滑台挡板二(11)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座(7)上;压料油缸支撑柱(6)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13)上,压料油缸支撑柱(6)的另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压料油缸座(17)上,压料油缸前盖(18)、压料油缸体(20)和压料油缸后盖(22)依次套设并固定在压料油缸拉杆(26)上,压料油缸后盖导套(24)穿在压料油缸后盖(22)的中心处,压料油缸后压盖(25)盖在压料油缸后盖(22)上且和压料油缸后盖导套(24)的一端固定,压料油缸活塞杆(19)的一端和压料锤(16)固定,压料油缸活塞杆(19)的另一端和压料油缸活塞(21)固定,压料油缸行程调节杆(27)用压料油缸行程调节杆压板(23)固定在压料油缸活塞杆(19)的端部;压料油缸行程开关支架(28)用螺钉固定在压料油缸后盖(22)上,压料油缸限位开关(31)设于压料油缸行程开关支架(28)上,压料油缸行程调节块(29)用调节把手(30)固定在压料油缸行程调节杆(27)上,当压料油缸活塞(21)上下移动时,带动压料油缸行程调节杆(27)、压料油缸行程调节块(29)一起移动,当压料油缸行程调节块(29)移动压到压料油缸限位开关(31)时便停止压料动作;平移缸支座(9)分别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挡板一(10)和加料缸滑台挡板二(11)上,平移油缸(8)的一端安装在平移缸支座(9)上,平移油缸(8)的另一端固定在平移缸顶板(12)上,平移缸顶板(12)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13)上,备料筒(14)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13)上,备料筒(14)的顶部盖有备料筒盖(15);平移缸行程开关压板(32)用螺钉固定在加料缸滑台(13)上,平移缸限位开关(33)分别设于加料缸滑台挡板一(10)上和加料缸滑台挡板二(11)上用以限制加料缸滑台座7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1278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状高结合率氧化铜矿的分级浸出方法
- 下一篇:冷轧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