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插卡取电的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773.2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6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留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留路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线插卡取电的系统装置,涉及智能化电工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插卡取电面板和家用电器插座两部分,本实用新型无须打墙拉线,不破坏房间外观,只需在房门旁的墙壁上贴装一只无线插卡面板,面板内由电池或交流电源供电,客房的电器插座都配有智能插座,当插卡面板插上或拔出门卡时即发射无线电信号给电器智能插座通电或断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插卡 系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无线插卡取电的系统装置,包括插卡取电面板和家用电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卡取电面板设有插卡取电面板电源电路、电磁开关S1、编码模块电路和无线发射模块;插卡取电面板电源电路由型号为78L05的芯片WD和为芯片WD滤波的滤波电容C14、C15组成,插卡取电面板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池;插卡取电面板电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磁开关S1与编码模块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编码模块电路由限流电阻R81、R85、R86、型号为eV1527的编码芯片U4、滤波电容C85和发送端电阻R87组成,限流电阻R81的一端连接在电磁开关S1上,限流电阻R81的另一端连接在编码芯片U4的5号脚,编码芯片U4的4号脚通过限流电阻R87连接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编码芯片U4的1号脚通过限流电阻R86与编码芯片U4的2号脚连接后再通过限流电阻R85与电磁开关S1连接,滤波电容C85连接在编码芯片U4的2号脚和3号脚之间;家用电器插座设有插座电源电路、无线信号接收和解码电路、负载采样辅助电路、控制电路;插座电源电路设有交流电输入端子,插座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设有为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提供电源的12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插座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还设有分别为负载采样辅助电路、单片机U2、无线接收模块电路和单片机U3提供电源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 无线信号接收和解码电路主要由型号为PIC12F675的单片机U3、无线信号接收芯片J2、5孔接线端子J1组成,无线信号接收芯片J2的4号脚接地,1号脚接插座电源电路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电解电容C11与普通电容C12并联形成的滤波电路一端接无线信号接收芯片J2的1号脚,滤波电路的另一端接地,使得到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增强,无线信号接收芯片J2的2、3号脚连接单片机U3的5号脚,由单片机U3控制解码;单片机U3的1号脚接插座电源电路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8号脚接地,在1号脚和8号脚之间接滤波电容C10,单片机U3的2号脚连接接线端子J1的1号脚,单片机U3的4号脚通过复位电阻R6与插座电源电路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连接,实现上电复位功能,单片机U3的6号脚连接接线端子J1的5号脚,单片机U3的7号脚连接接线端子J1端子的4号脚;接线端子J1的2号脚接插座电源电路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接线端子J1的3号脚接地,为解码电路供电;负载采样辅助电路由负载线圈TL、二极管D1、电阻R2、R7和滤波电容C6组成,电阻R2连接在负载线圈TL的两个输出端,在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由并联的滤波电容C6和电阻R7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型号为PIC12F675的单片机U2的3号脚上;控制电路主要由型号为PIC12F675的单片机U2、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继电器组成,单片机U2的1号脚接插座电源电路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8号脚接地,在1号脚和8号脚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15,单片机U2的2号脚通过电阻与指示灯D2的一端串联,指示灯D2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U2的4号脚通过电阻R28与插座电源电路的5V直流电源输出端子连接,5号脚接在接线端子J1的5号脚上,单片机U2的6号脚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继电器K1的控制端,继电器K1并联二极管D8;接线端子J1的1号脚通过限流电阻R55与指示灯D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留路,未经袁留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927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沟道光整强化方法
- 下一篇:钢管切割摩擦转动床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