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用井下封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3913.X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军;邹云;黄建波;李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三江航天远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6 | 分类号: | E21B33/126;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陈懿 |
地址: | 43003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用井下封隔装置,包括空心轴、顶部油缸、底部油缸、顶部活塞、底部活塞、液压泵、送油器、上活动封隔垫、下活动封隔垫、上封隔橡胶、下封隔橡胶、上固定封隔垫和下固定封隔垫,上封隔橡胶和下封隔橡胶均为一体式橡胶;还设有顶部复位空腔、顶部限位凸缘、顶部复位弹簧、顶部导油气空腔、第一顶部导油气孔、第二顶部导油气孔;还有底部复位空腔、底部限位凸缘、底部复位弹簧、底部环状空腔以及与仪器中心油管相连的导油气结构。本实用新型变形量大、密封性好、弹性回复性能良好、耐腐蚀能力强、可满足井下复杂环境下反复多次使用、测井效率高、且成本低廉,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油井用井下封隔装置,包括插入仪器中心油管(21)的空心轴(1),所述空心轴(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其同轴配合的顶部油缸(2)和底部油缸(3),所述顶部油缸(2)和底部油缸(3)内腔分别设有顶部活塞(4)和底部活塞(5),所述顶部活塞(4)的活塞头在活塞杆的上方,所述底部活塞(5)的活塞头在活塞杆的下方,所述顶部油缸(2)上设有顶端与液压泵相连的顶部输油孔(2.1),所述顶部输油孔(2.1)底端与顶部活塞(4)的活塞头上方空腔相连,所述空心轴(1)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液压泵和送油器(6)相连,所述送油器(6)内设有一端与空心轴(1)连通的底部输油孔(6.1),所述底部输油孔(6.1)的另一端与底部活塞(5)的活塞头下方空腔相连,所述空心轴(1)上分别设有顶面与顶部活塞(4)的活塞杆底端相连的上活动封隔垫(7)和底面与底部活塞(5)的活塞杆顶端相连的下活动封隔垫(8),所述上活动封隔垫(7)的底面和下活动封隔垫(8)的顶面分别设有上封隔橡胶(9)和下封隔橡胶(10),所述上封隔橡胶(9)底面和下封隔橡胶(10)的顶面分别设有相对于空心轴(1)固定的上固定封隔垫(11)和下固定封隔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隔橡胶(9)和下封隔橡胶(10)均为一体式橡胶;所述空心轴(1)与顶部活塞(4)的活塞杆内侧之间设有环状的顶部复位空腔(4.1),所述顶部复位空腔(4.1)底部的空心轴(1)上设置有顶部限位凸缘(1.1),所述顶部复位空腔(4.1)内的空心轴(1)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顶部活塞(4)的活塞头底面和顶部限位凸缘(1.1)相抵靠的顶部复位弹簧(13),所述顶部活塞(4)的活塞杆外侧与顶部油缸(2)内壁之间设有环状的顶部导油气空腔(2.2),所述顶部活塞(4)的活塞杆杆壁上设有连通顶部复位空腔(4.1)和顶部导油气空腔(2.2)的第一顶部导油气孔(4.2),所述顶部油缸(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顶部导油气空腔(2.2)与仪器中心油管内腔的第二顶部导油气孔(2.3);所述空心轴(1)与底部活塞(5)的活塞杆内侧之间设有环状的底部复位空腔(5.1),所述底部复位空腔(5.1)顶部的空心轴(1)上设置有底部限位凸缘(1.2),所述底部复位空腔(5.1)内的空心轴(1)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底部活塞(5)活塞头顶面和底部限位凸缘(1.2)相抵靠的底部复位弹簧(14),所述底部活塞(5)的活塞杆外侧与底部油缸(3)内壁之间设有底部环状空腔(3.1),所述底部复位空腔(5.1)和底部环状空腔(3.1)通过导油气结构与仪器中心油管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三江航天远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三江航天远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1391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型齿轮连接支架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监测离子注入角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