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谱段多通道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573.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汤天瑾;周峰;黄颖;邱民朴;李岩;胡斌;李妥妥;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7/06 | 分类号: | G02B17/06;G02B27/10;G02B27/00;G01J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全谱段多通道成像系统,包括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中短波中继光学系统、长波中继光学系统。成像目标的辐射光束经过进入光学系统,经主光学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后经分色片分为可见全谱段、短波/中波、长波红外三个通道,可见全谱段通道经第一分色片反射后通过五色器件实现全色全谱段成像,短波/中波、长波通道经第二分色片透射/反射后分别通过各自中继光学系统后经滤光片细分后会聚到焦面上成像。本实用新型具有大视场、大相对孔径、谱段范围宽、光谱细分程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可实现大范围、全天时、高分辨率的动态稳定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谱段多 通道 成像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全谱段多通道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可见光焦面器件(2)、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折转镜(4)、中短波中继光学系统(5)、中短波组合滤光片(6)、中短波焦面器件(7)、长波中继光学系统(8)、长波组合滤光片(9)和长波焦面器件(10);所述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包括主镜M1、次镜M2和三镜M3;所述全谱段多通道成像系统包括三个光学通道:可见光/近红外通道、中短波通道和长波通道,三个通道共用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可见光/近红外通道中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和可见光焦面器件(2)沿光轴方向依次放置;中短波通道中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中短波中继光学系统(5)、中短波组合滤光片(6)和中短波焦面器件(7)沿光轴方向依次放置;长波通道中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折转镜(4)、长波组合滤光片(9)和长波焦面器件(10)沿光轴方向依次放置;成像目标的辐射光束进入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主光学离轴三反系统的出射光线入射至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其中可见近红外光线经可见光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反射至可见光焦面器件(2);中短波光线和长波光线由可见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透射至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中短波光线由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反射至折转镜(4)并由折转镜(4)反射至中短波中继光学系统(5),经中短波中继光学系统(5)汇聚至出瞳处的光线由中短波组合滤光片(6),光谱细分后成像至中短波焦面器件(7);长波光线由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透射至长波中继光学系统(8),经长波中继光学系统(8)汇聚至出瞳处的光线由长波组合滤光片(9),光谱细分后成像至长波焦面器件(10);近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光阑设置在各自通道出瞳位置;所述可见近红外/红外谱段分色片(1)和中短波/长波谱段分色片(3)均为楔板,其中心轴与次镜中心轴不重合,且与入射光光轴以一定角度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2257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