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冷却水塔静压实现热网系统自动补水及自动泄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9076.0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迪;夏冬;王永金;李树献;李永强;霍海江;邢德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8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利用冷却水塔静压实现热网系统自动补水及自动泄压装置,属于供热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热网系统在供热期内不能自动补水及当热网系统内系统超压时不能自动泄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却水塔静压自动向供热系统补水,将冷却水塔上塔管路与热网循环泵入口母管相连,利用热网系统失水压力下降后两者间自然形成的压力差自动向热网系统补水;且当热网系统超压时,利用上塔管路自动向冷却水塔泄压,从而实现了热网系统超压时自动泄压、压力恢复正常后自动停止泄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供热系统补水及泄压。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冷却 水塔 静压 实现 系统 自动 装置 | ||
【主权项】:
利用冷却水塔静压实现热网系统自动补水及自动泄压装置,它包括冷却水塔装置和热电联产供热装置, 冷却水塔装置包括二号凝汽器(1)、一号阀门(2)、二号阀门(4)、甲循环泵(3)、乙循环泵(5)、循环水吸入井(6)、三号阀门(7)、四号阀门(8)和冷却水塔(11); 循环水吸入井(6)的第一出水口与甲循环泵(3)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甲循环泵(3)的出水口与一号阀门(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一号阀门(2)的出水口与二号凝汽器(1)的左侧入水口连通,所述二号凝汽器(1)的左侧出水口与三号阀门(7)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三号阀门(7)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塔(11)的一个入水口连通;循环水吸入井(6)的第二出水口与乙循环泵(5)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乙循环泵(5)的出水口与二号阀门(4)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二号阀门(4)的出水口与二号凝汽器(1)的右侧入水口连通,所述二号凝汽器(1)的右侧出水口与四号阀门(8)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四号阀门(8)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塔(11)的另一个入水口连通,所述冷却水塔(11)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吸入井(6)的入水口连通; 热电联产供热装置包括一号凝汽器(12)、五号阀门(13)、六号阀门(14)、丙循环泵(15)、丁循环泵(16)、七号阀门(18)、八号阀门(19)、九号阀门(20)、十号阀门(21)、十一号阀门(22)、十二号阀门(24)、热网循环泵(25)、十三号阀门(26); 循环水吸入井(6)的第三出水口与丙循环泵(15)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丙循环泵(15)的出水口与五号阀门(13)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五号阀门(13)的出水口与一号凝汽器(12)的左侧入水口连通,所述一号凝汽器(12)的左侧出水口同时与七号阀门(18)和九号阀门(20)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七号阀门(18)的出水口与热网循环泵入口母管(27)的管线连通; 循环水吸入井(6)的第四出水口与丁循环泵(16)的入水口连通,所述丁循环泵(16)的出水口与六号阀门(14)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六号阀门(14)的出水口与一号凝汽器(12)的右侧入水口连通,所述一号凝汽器(12)的右侧出水口同时与八号阀门(19)的入水口和十号阀门(21)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八号阀门(19)的出水口与热网循环泵入口母管(27)的管线连通; 所述热网循环泵入口母管(27)的出水口与十三号阀门(26)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十三号阀门(26)的出水口与热网循环泵(25)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热网循环泵(25)的出水口与十二号阀门(24)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十二号阀门(24)的出水口与被供热系统(23)连通; 被供热系统(23)的回水口与十一号阀门(22)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十一号阀门(22)的出水口同时与五号阀门(13)的出水口和六号阀门(14)的出水口连通;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十四号阀门(9)和十五号阀门(10); 十四号阀门(9)的入水口与所述二号凝汽器(1)的左侧出水口连通,十四号阀门(9)的出水口与所述热网循环泵入口母管(27)的管线连通; 十五号阀门(10)的入水口与所述二号凝汽器(1)的右侧出水口连通,十五号阀门(10)的出水口与所述热网循环泵入口母管(27)的管线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090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水力平衡的供暖热计量管理系统
- 下一篇:烟气吸收管升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