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脉冲充电模式的电动车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12511.5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速力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7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脉冲充电模式的电动车充电器,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板JX1、IC芯片U1、光电耦合器U2、运算放大器U3A、单片机U4及三端稳压器U6;光电耦合器U2用于隔离原副边的高低压,保证输出电压与交流电的隔离,确保使用安全;三端稳压器U6主要负责输出电压环的控制;运算放大器U3A主要负责充电器输出电流环的控制和组成积分电路,为单片机U4提供检测充电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片机产生充电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修复,延长电池寿命,所以相对于普通的三段式充电器更具通用性,真正的脉冲充电模式,减少充电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增加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极具有强的修复功能,去硫化效果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脉冲 充电 模式 电动车 充电器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脉冲充电模式的电动车充电器,包括控制板(JX1)、IC芯片(U1)、光电耦合器(U2)、运算放大器(U3A)及单片机(U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JX1)的第3脚经第十六电阻(R16)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光电耦合器(U2)的第4脚,所述控制板(JX1)的第1脚经第七电阻(R7)连接至IC芯片(U1)的第6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第2脚经第十二极管(D10)连接至运算放大器(U3A)的第1脚,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第2脚经第五电阻(R5)接至电流取样电路,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第3脚经第三十五电阻(R35)分别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31)和第十四二极管(D14)的正极,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一端接5V电源,所述第十四二极管(D14)的负极接单片机(U4)的第7脚;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第3脚上还并联有第三十七电阻(R37),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正极连接有第十一电容(C11);所述单片机(U4)的第1脚上接有第四电容(C4),所述单片机(U4)的第2脚经第二十七电阻(R27)分别连接至第二十六电阻(R26)和比较放大器(U3B)的第6脚,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一端接5V电源;所述比较放大器(U3B)的第7脚接单片机(U4)的第4脚,单片机产生充电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修复;所述比较放大器(U3B)的第5脚经第四十一电阻(R41)接电流取样电路,所述比较放大器(U3B)的第5脚和第6脚之间并联有串接在一起的第七电容(C7)和第九电容(C9);所述单片机(U4)的第6脚控制脉冲灯,所述单片机(U4)的第5脚控制充电指示灯和风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速力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速力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1251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充电机输出保护电路
- 下一篇:无功补偿装置的机电一体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