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键卡箍接头海水处理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236233.7 申请日: 2014-05-09
公开(公告)号: CN203807284U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张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 张志雄
主分类号: C02F9/06 分类号: C02F9/06;F03G5/08;C02F10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淡化处理器,一种平键卡箍接头海水处理器,位于室内的手摇娱乐器带动行星齿轮增速箱的高速输出轴,高速输出轴与输入端平键轴固定连接,平键联轴器由内向外穿越隔离墙的传动管隔离孔,平键联轴器的输出端平键轴与离心提升泵的提升泵输入轴固定连接,离心提升泵的提升进水管连接着海底滤水器;离心提升泵的提升出水管依次接到微电解罐处理装置和尘渣沉淀过滤装置以及清洁海水备用罐;成对设置的脚踏娱乐器内置有微型柱塞泵,微型柱塞泵的高压泵进水管连接在清洁海水备用罐上,微型柱塞泵的高压泵出水管连接着反渗透膜组件的渗透膜前腔;反渗透膜组件的渗透膜后腔依次连接到活性碳吸附罐和淡水储存罐。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平键卡箍 接头 海水 处理器
【主权项】:
一种平键卡箍接头海水处理器,位于室内的手摇娱乐器(55)带动行星齿轮增速箱(30)的高速输出轴(34),高速输出轴(34)与平键联轴器(40)的输入端平键轴(341)固定连接,所述的平键联轴器(40)由内向外穿越隔离墙(19)的传动管隔离孔(17),所述的平键联轴器(40)的输出端平键轴(241)与离心提升泵(20)的提升泵输入轴(24)固定连接,所述的离心提升泵(20)的提升进水管(21)连接着海底滤水器(11),所述的海底滤水器(11)的底端滤网孔直径小于等于1毫米;所述的提升进水管(21)上有卡箍接头止回器(10);所述的离心提升泵(20)的提升出水管(29)由外向内穿越所述的隔离墙(19)的水管隔离孔(18)后,依次接到微电解罐处理装置(13)和尘渣沉淀过滤装置(14)以及清洁海水备用罐(15);成对设置的脚踏娱乐器(70)内置有微型柱塞泵,微型柱塞泵的高压泵进水管(71)连接在所述的清洁海水备用罐(15)上,微型柱塞泵的高压泵出水管(79)连接着反渗透膜组件(90)的渗透膜前腔(91);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90)的渗透膜后腔(92)依次连接到活性碳吸附罐(98)和淡水储存罐(99),其特征是:所述的脚踏娱乐器(70)中的脚踏器底座(81)上固定有2至4根柱塞泵支柱(82)和杠杆支座(83)以及弹簧支座(88),脚踏杠杆(85)中间段有滑行长槽(86)滑动配合着下端滑块(67),所述的脚踏杠杆(85)一端有踏脚板(84),脚踏杠杆(85)另一端与所述的杠杆支座(83)之间有杠杆轴销(95)可旋转固定;所述的柱塞泵支柱(82)上有支撑板(89)固定着泵杆滑道(87)外缘,泵杆滑道(87)上连接有圆柱缸体(74),圆柱缸体(74)内圆滑动配合着泵活塞(73) 外圆,泵活塞(73)下接活塞圆杆(75)穿越泵缸腔底板(77)的泵密封套(72)后固定连接着活塞杆叉(76),活塞杆叉(76)与所述的下端滑块(67)之间有滑道轴销(66)可旋转固定;所述的脚踏杠杆(85)中间段下底面上固定着圆柱弹簧(65)一端头,圆柱弹簧(65)另一端头固定在所述的弹簧支座(88)上;泵缸腔底板(77)一侧接通所述的高压泵进水管(71),泵缸腔底板(77)另一侧接通所述的高压泵出水管(79),所述的高压泵进水管(71)和所述的高压泵出水管(79)上都设置有水平止回器(80); 所述的平键联轴器(40)包括输出平键接头(242)、输出正方体万向节(244)、输出矩形孔套管(240)、输入矩形柱(340)、输入正方体万向节(344)以及输入平键接头(342);所述的输出平键接头(242)两端分别为所述的输出端平键轴(241)和输出接头双脚(243),所述的输入平键接头(342)两端分别为所述的输入端平键轴(341)和输入接头双脚(343);所述的输出正方体万向节(244)上有两对相互垂直布置的输出方体接头孔(246)和输出方体套管孔(245),所述的输入正方体万向节(344)上有两对相互垂直布置的输入方体管柱孔(345)和输入方体接头孔(346);所述的输出接头双脚(243)上有输出接头定位孔(236)过盈配合着输出接头销轴(266)外端,输出接头销轴(266)内端与所述的输出方体接头孔(246)之间为可旋转间隙配合;所述的输出矩形孔套管(240)的输出套管双脚(248)上有输出套管定位孔(285)过盈配合着输出套管销轴(255)外端,输出套管销轴(255)内端与所述的输出方体套管孔(245)之间为可旋转间隙配合;所述的输入接头 双脚(343)上有输入接头定位孔(336)过盈配合着输入接头销轴(366)外端,输入接头销轴(366)内端与所述的输入方体接头孔(346)之间为可旋转间隙配合;所述的输入矩形柱(340)的输入套管双脚(348)上有输入套管定位孔(385)过盈配合着输入管柱销轴(355)外端,输入管柱销轴(355)内端与所述的输入方体管柱孔(345)之间为可旋转间隙配合;所述的输出矩形孔套管(240)的椭圆套孔(249)与输入矩形柱(340)的矩形柱轴销(349)之间为滑动配合; 所述的卡箍接头止回器(10)包括下卡箍头半球壳(190)、上卡箍头半球壳(180)、圆筒管(120)和变流道阀芯(110),所述的下卡箍头半球壳(190)上的圆孔进口管(195)下端有下管端平面(192)与海底进管接头(132)上的进管端平面(139)密封接触,所述的下管端平面(192)背面的下管背锥面(191)与所述的进管端平面(139)背面的进管锥面(134)相对称,所述的下管背锥面(191)和所述的进管锥面(134)同时与下卡箍右半瓦(141)内的下箍右双锥面(145)以及下卡箍左半瓦(142)内的下箍左双锥面(147)之间为活动配合,所述的下卡箍右半瓦(141)与所述的下卡箍左半瓦(142)之间有两组下螺栓螺母组(144)成对组装紧固;所述的上卡箍头半球壳(180)上的圆孔出口管(185)上端有上管端平面(182)与离心泵吸管接头(131)上的出管端平面(138)密封接触,所述的上管端平面(182)背面的上管背锥面(181)与所述的出管端平面(138)背面的出管锥面(136)相对称,所述的上管背锥面(181)和所述的出管锥面(136)同时与上卡箍右半瓦(161)内的上箍右双锥面(165)以及上卡箍左半瓦(162) 内的上箍左双锥面(167)之间为活动配合,所述的上卡箍右半瓦(161)与所述的上卡箍左半瓦(162)之间有两组上螺栓螺母组(166)成对组装紧固;所述的下卡箍头半球壳(190)上的下四凸耳(198)和上卡箍头半球壳(180)上的上四凸耳(189)之间有四组阀壳螺栓螺母组(140)密封定位固定;所述的下卡箍头半球壳(190)上的下内半球面(196)上有下凹圆槽(193)内圆与所述的圆筒管(120)上的圆管外圆(123)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的下凹圆槽(193)上的下凹槽底平面(194)与所述的圆筒管(120)上的圆管下端面(129)之间为密封接触;所述的上卡箍头半球壳(180)上的上内半球面(187)上有上凹圆槽(183)内圆与所述的圆管外圆(123)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的上凹圆槽(183)上的上凹槽底平面(184)与所述的圆筒管(120)上的圆管上端面(128)之间为密封接触;所述的圆筒管(120)上的圆管内圆(121)与所述的变流道阀芯(110)上的阀芯外圆(112)之间为活动配合,所述的变流道阀芯(110)上的阀芯下球面(115)曲面半径与所述的下内半球面(196)曲面半径相同可吻合,所述的变流道阀芯(110)上的阀芯上球面(117)曲面半径与所述的上内半球面(187)曲面半径相同可吻合;所述的阀芯下球面(115)上的阀芯环状孔(119)与所述的阀芯上球面(117)上的阀芯圆孔(118)之间为变形流道(157)贯通,变形流道(157)上有两叶导流支撑板(114);所述的两叶导流支撑板(114)内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变流道阀芯(110)上的阀芯圆锥面(111)上,所述的两叶导流支撑板(114)外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变流道阀芯(110)上 的阀芯圆锥孔(113)上;所述的两叶导流支撑板(114)上的单叶厚度为所述的阀芯圆孔(18)直径的1/9至1/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雄,未经张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362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