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771.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波;韩进;盛永明;顾晓峰;林来顺;陈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13/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马云玉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案公开了一种轮胎扳手,前节手柄以第一转动销轴、第二转动销轴分别与套筒部件、延伸手柄转动联接;在左侧面板和右侧面板上分别设置了第一小凹槽、第二小凹槽、第三小凹槽、第四小凹槽、第一顶帽驻穴和第二顶帽驻穴,设置的左销轴孔和右销轴孔为同轴孔;在与所述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中心线的并行位置设置了具有同一孔中心线的左侧滑移孔和右侧滑移孔;定位涨紧扭簧的簧圈部分被置于第二转动销轴下方的“U”形开口的槽段型腔,各簧脚处分别套有第一滑移顶帽和第二滑移顶帽;第二滑移顶帽的外圆与左侧滑移孔形成轴向移动副,第一滑移顶帽的外圆与右侧滑移孔形成另一轴向移动副。本案提高了扳手工具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扳手 | ||
【主权项】:
一种轮胎扳手,包括套筒部件和手柄部件,其特征是:手柄部件(1)在前节手柄(7)的一端段以第二转动销轴(5)实施同延伸手柄(4)转动联接;在前节手柄(7)的另一端以第一转动销轴(3)实施同套筒部件(2)的转动联接;前节手柄(7)上设有大凹槽端面(9);在前节手柄(7)的内凹槽的大端段设有大凹槽(10)经凹槽过渡段(11)连接小凹槽(12);小凹槽(12)的开口端段(13)处设有左侧面板(14)和右侧面板(15);小凹槽(12)的小凹槽端面(16)上设有延伸手柄限位搭子(17);在左侧面板(14)和右侧面板(15)上分别设置了内凹外凸的圆弧状第一小凹槽(18)、第二小凹槽(19)、第三小凹槽(20)、第四小凹槽(21),并设有第一顶帽驻穴(22)和第二顶帽驻穴(23),且第一小凹槽(18)与第三小凹槽(20)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小凹槽(19)与第四小凹槽(21)型式相同,位置对称,第二顶帽驻穴(23)与第一顶帽驻穴(22)型式相同,位置对称,设置的左销轴孔(24)和右销轴孔(25)为同轴孔;延伸手柄(4)的延伸段截面(26)呈圆环状,在其呈“U”形开口的槽段(34)左右侧贯通有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7),并在与所述第二转动销轴配合孔(27)中心线的并行位置设置了具有同一孔中心线的左侧滑移孔(28)和右侧滑移孔(29);延伸手柄(4)的小端段设有呈“V”字形的撬胎凸缘(30),并在其中段位置设有器具定位孔(31),且与前节手柄(7)之小凹槽(12)底部的通孔(32)相对于第二转动销轴(5)的轴心线对称重合为同轴孔;定位涨紧扭簧(6)的簧圈部分(33)被置于第二转动销轴(5)下方的“U”形开口的槽段(34)型腔,定位涨紧扭簧(6)的各簧脚处分别套有第一滑移顶帽(35)和第二滑移顶帽(8);第二滑移顶帽(8)的外圆与左侧滑移孔(28)形成轴向移动副,第一滑移顶帽(35)的外圆与右侧滑移孔(29)形成另一轴向移动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587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助力套筒扳手
- 下一篇:一种家庭防火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