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大件存放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1065.5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4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亚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大件存放架,包括架本体(1)、转动轴(3)、外平台、标示牌(16)、传动装置、动力装置。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和储物圆筒(7)按照蜂巢数学模型组合。每个储物圆筒(7)内都有一个供大件物品存放的平板车(14)。架本体(1)绕转动轴(3)的轴线转动就可实现大件物品的升降和存取,此过程平板车(14)不会从储物圆筒(7)内滑出且其上的大件物品不会翻滚。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大件存放架,可当停车架用,可当货架用,可当装备架用,结构紧凑坚固,操作程序简单,存、取物品时间短;能充分利用重力力矩相消效应,能源消耗小。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大件 存放 | ||
【主权项】:
一种旋转式大件存放架,包括架本体(1)、外平台(13)、标示牌(16)、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本体(1)由中心圆筒(6)、储物圆筒(7)、转动轴(3)、平板车(14)、外圆筒(17)及其它配合构件组成;所述中心圆筒(6)和所述储物圆筒(7)的外径基本相等、轴向长度基本相等; 蜂巢数学模型中的每个蜂房由6个蜂房面围成,所述蜂巢数学模型横断面中的蜂房都是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和储物圆筒(7)根据所述蜂巢数学模型组合:所述中心圆筒(6)位于所述蜂巢数学模型的中央蜂房中,其外圆周表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中央蜂房的6个蜂房面相切;环绕所述中央蜂房还有N=3n(n+1)个蜂房,所述n为正整数,下同;在这N=3n(n+1)个蜂房的每个蜂房中都有一个储物圆筒(7),所述储物圆筒(7)的外圆周表面与其所在蜂房相应位置的6个蜂房面相切;在这N=3n(n+1)个储物圆筒(7)中,6×1=6个所述储物圆筒(7)分别位于所述中央蜂房外侧且相邻的6个蜂房之一中,这6个储物圆筒(7)组成第1圈;6×2=12个储物圆筒(7)分别位于所述第1圈的6个储物圆筒(7)外侧且相邻的12个蜂房之一中,这12个储物圆筒(7)组成第2圈;6×3=18个储物圆筒(7)分别位于所述第2圈的12个储物圆筒(7)外侧且相邻的18个蜂房之一中,这18个储物圆筒(7)组成第3圈;……;6n个储物圆筒(7)分别位于第(n‑1)圈的6(n‑1)个储物圆筒(7)外侧且相邻的6n个蜂房之一中,这6n个储物圆筒(7)组成第n圈;所述架本体(1)上第1圈中的6个储物圆筒(7)与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都接触且在所述接触处彼此固紧连接;所述架本体(1)上一个储物圆筒(7)与另一个储物圆筒(7)凡接触都在所述接触处彼此固紧连接;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和N=3n(n+1)个储物圆筒(7)的同名端基本齐平; 架本体(1)上的外圆筒(17)套装于所述架本体(1)上,所述架本体(1)上第n圈的储物圆筒(7)中有6个储物圆筒(7)离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的轴线最远,这6个所述储物圆筒(7)的外圆周表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外圆筒(17)的内圆周表面接触且在所述接触处彼此固紧连接;所述架本体(1)上的外圆筒(17)和储物圆筒(7)的同名端基本齐平; 架本体(1)上的外圆筒(17)和第n圈的储物圆筒(7)之间的空隙中安装有加固件; 中心有转轴孔(8)的圆板(5)的直径基本等于所述架本体(1)上中心圆筒(6)的内径,两块所述圆板(5)分别固紧连接于接近所述中心圆筒(6)两端之一的所述中心圆筒(6)的内圆周表面上,两块所述圆板(5)之一的转轴孔(8)的轴线与所述中心圆筒(6)的轴线基本重合; 转动轴(3)穿过架本体(1)上中心圆筒(6)内腔中的两块圆板(5)上的转轴孔(8),其两端分别从所述中心圆筒(6)的两端之一向外伸出后分别安装在所述架本体(1)外的两个轴座之一上,所述转轴孔(8)上的圆周表面以固定配合方式与所述转动轴(3)连接或与所述转动轴(3)固紧连接,所述转动轴(3)以固定配合方式安装在所述轴座上或与所述轴座固紧连接,所述转动轴(3)的轴线基本水平且与所述中心圆筒(6)的轴线基本重合;所 述架本体(1)可绕所述转动轴(3)的轴线转动; 定位圆环(4)的外径基本等于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的内径,两个所述定位圆环(4)的外圆周表面分别固紧连接在所述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上,所述定位圆环(4)的轴线与所述储物圆筒(7)的轴线基本重合;两个所述定位圆环(4)相距较近,其相对的两个侧向面和相应位置的所述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所围空间为环形槽; 架本体(1)上的每个储物圆筒(7)的内腔中都有一辆平板车(14),所述平板车(14)由承载大件物品的平板(9)和轮架构成;所述平板(9)位于所述储物圆筒(7)轴线的下方,其沿轴向的两个侧面为斜面或弧面,这两个侧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对置但不接触;所述平板(9)两端的端面之一所在平面与所述储物圆筒(7)的轴线基本垂直,这两个端面分别位于所述储物圆筒(7)两端之一的端口或从所述储物圆筒(7)两端之一的端口稍微向外伸出;所述轮架由倒U形架(10)、轮轴(12)、车轮(11)组成,所述倒U形架(10)由顶板(10b)以及与顶板(10b)基本垂直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垂耳(10a)组成;所述垂耳(10a)的侧向面呈弓形状,所述垂耳(10a)的弧形下表面与其下方相应位置的所述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对置但不接触,所述轮轴(12)以固定配合方式安装在所述两个垂耳(10a)的对应孔中或与所述对应孔固紧连接,所述车轮(11)以固定配合方式安装在所述轮轴(12)上或与所述轮轴(12)固紧连接,每个所述轮架上安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车轮(11);两个所述倒U形架(10)的顶板(10b)的顶面分别固紧连接在接近所述平板(9)两端之一的所述平板(9)的下表面上,所述倒U形架(10)上的轮轴(12)的轴线与所述储物圆筒(7)的轴线基本平行,每个所述轮架上的全部车轮(11)都能沿所述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同一圆周滚动; 若存取的物品都从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中的平板车(14)上的平板(9)的同一端即外端进出且所述平板(9)的轴向长度较短,则所述储物圆筒(7)内腔中的一个定位圆环(4)的外侧向面与所述储物圆筒(7)里端的端面基本齐平,另一个定位圆环(4)位于其旁,所述平板(9)上里端轮架上的倒U形架(10)的径向周边部位位于这两个定位圆环(4)之间的环形槽中,其上两个垂耳(10a)的径向周边部位的外侧向面分别与这两个定位圆环(4)相对的两个侧向面之一活动接触,平时这两个定位圆环(4)阻止所述平板车(14)沿轴向自动移动;所述平板(9)位于里端的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缺口,相应位置的两个所述定位圆环(4)都通过所述缺口但与所述平板(9)不接触; 若存取的物品可从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中的平板车(14)上的平板(9)的两端都能进出且所述平板(9)的轴向长度较长,则所述储物圆筒(7)内腔中的两个定位圆环(4)位于所述储物圆筒(7)内腔轴向的中部,所述平板(9)的下表面上的轴向中部加装一个轮架,所述轮架上的倒U形架(10)的顶板(10b)的顶面与所述平板(9)的下表面固紧连接,所述倒U形架(10)上的轮轴(12)的轴线与所述储物圆筒(7)的轴线基本平行,所述倒U形架(10)的径向周边部位位于这两个定位圆环(4)之间的环形槽中,其上两个垂耳(10a)的径向周边部位的外侧向面分别与这两个定位圆环(4)相对的两个侧向面之一活动接触,平时这两个定位圆环(4)阻止所述平板车(14)沿轴向自动移动;所述倒U形架(10)上 的车轮(11)可沿该环形槽的槽底即相应位置的该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滚动,所述平板(9)轴向中部的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缺口,相应位置的两个所述定位圆环(4)都通过所述缺口但与所述平板(9)不接触; 架本体(1)上安装有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可使所述架本体(1)绕其上的转动轴(3)的轴线转动或对所述架本体(1)进行制动; 当架本体(1)绕其上的转动轴(3)的轴线转动时,所述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内腔中的平板车(14)以及其上承载的物品的重心只要稍微偏离其相对平衡位置,便在重力作用下,所述平板车(14)上的车轮(11)沿所述储物圆筒(7)的内圆周表面滚动,促成所述平板车(14)在所述储物圆筒(7)内自动地同步地绕所述储物圆筒(7)的轴线作相对圆周运动,所述重心始终位于其相对平衡位置,因而所述平板车(14)及其上承载的物品不会翻滚,此过程中所述储物圆筒(7)内腔中的定位圆环(4)阻止所述平板车(14)沿轴向移动; 外平台(13)是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中平板车(14)的平板(9)与地板或路面之间的供物品平稳过渡的平台,所述外平台(13)的上表面水平,所述平板(9)物品进出端的端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外平台(13)的端面彼此对置且二者之间的间隙很小;所述外平台(13)的配置数量与所述架本体(1)上物品的进、出情况相应:若物品都从所述架本体(1)的同一端进、出,则在所述架本体(1)的该端配置一个所述外平台(13);若物品从所述架本体(1)的两端都能进、出,则在所述架本体(1)的两端各配置一个所述外平台(13),配置的这两个所述外平台(1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在所述架本体(1)附近互通; 架本体(1)上第1圈中的任意一个储物圆筒(7)的轴线位于所述架本体(1)上中心圆筒(6)轴线的正上方时,外平台(13)的上表面与该储物圆筒(7)内的平板车(14)上的平板(9)的上表面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水平面为所述外平台(13)的上表面的相对高度上限水平面;所述架本体(1)上第1圈中的任意一个储物圆筒(7)的轴线位于所述架本体(1)上中心圆筒(6)的轴线的下方时,外平台(13)的上表面与该储物圆筒(7)内平板车(14)上的平板(9)的上表面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而且从所述平板(9)的上表面进出的物品处于不受所述架本体(1)上转动轴(3)连接的轴座阻碍的临界状态,所述水平面为所述外平台(13)的上表面的相对高度下限水平面;所述外平台(13)的上表面的相对高度可在所述相对高度上限水平面和所述相对高度下限水平面之间选择;最佳选择为,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的轴线与所述架本体(1)上任意一个储物圆筒(7)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时,所述外平台(13)的上表面与该储物圆筒(7)内平板车(14)上的平板(9)的上表面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 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中的平板车(14)上的平板(9)存取物品的一端有一个代号,所述代号书写在标示牌(16)上; 存取的物品都从架本体(1)上的同一端即外端进出的情况下,所述代号由圈号、储物圆筒号组成;所述圈号表示所述架本体(1)上对应储物圆筒(7)位于所述架本体(1)上的第几圈;所述储物圆筒号表示所述架本体(1)上对应储物圆筒(7)在同一圈中的排列顺序数, 所述架本体(1)上各圈中的储物圆筒(7)的排列顺序同沿顺时针方向或同沿逆时针方向,所述架本体(1)上各圈中标示为起始储物圆筒号的对应储物圆筒(7)的轴线与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都位于所述中心圆筒(6)的同侧;所述架本体(1)上的每个储物圆筒(7)上都有一个标示牌(16),所述标示牌(16)由位于所述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外端的垂耳(10a)的外侧向面兼任; 存取的物品从所述架本体(1)上的两端都能进出的情况下,所述代号由圈号、储物圆筒号和端号组成;所述圈号表示所述架本体(1)上对应储物圆筒(7)位于所述架本体(1)上的第几圈;所述储物圆筒号表示所述架本体(1)上对应储物圆筒(7)在同一圈中的排列顺序数,所述架本体(1)上各圈中的储物圆筒(7)的排列顺序同沿顺时针方向或同沿逆时针方向,所述架本体(1)上各圈中标示为起始储物圆筒号的对应储物圆筒(7)的轴线与所述架本体(1)上的中心圆筒(6)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都位于所述中心圆筒(6)的同侧;所述端号表示要从所述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的哪一端去取出存放的物品,该端号用两个不同的符号表示,所述架本体(1)上各个储物圆筒(7)同一端的端号相同,不同端的端号不同;所述架本体(1)上的每个储物圆筒(7)都有两个标示牌(16),这两个标示牌(16)分别由位于所述架本体(1)上储物圆筒(7)两端之一的垂耳(10a)的外侧向面兼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亚,未经李新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4410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垂直提升装置
- 下一篇:用于收集被分发药剂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