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行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4689.2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慧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胡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充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放大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中包括同步升压芯片,本电路实现了多个充电接口同时充电,提高了充电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行 充电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并行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放大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和升压电路连接,所述升压电路中包括同步升压芯片;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21、电阻R1、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41、开关S1和调试接口J1,其中,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S003,控制芯片U1的管脚1与开关S1的一端相连,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管脚2连接节点LED1,控制芯片U1的管脚17连接节点LED2,控制芯片U1的管脚16连接节点LED3,控制芯片U1的管脚15连接节点LED4,控制芯片U1的管脚13连接节点LED5,控制芯片U1的管脚3连接节点ENU,控制芯片U1的管脚4连接节点RST,节点RST与电容C2的一端、调试接口J1的端子4及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VCC‑3V3电源接口,控制芯片U1的管脚5连接节点STAT1,控制芯片U1的管脚6连接节点VBUS,节点VBUS与电阻R28的一端及电阻R29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VCC‑5V电源接口,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U1的管脚7与电容C1的一端一起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管脚8,控制芯片U1的管脚9与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及VCC‑3V3电源接口连接在一起,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21的另一端一起接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0连接节点EN,控制芯片U1的管脚11连接电阻R34的一端,控制芯片U1的管脚12连接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和电阻R34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VCC‑3V3电源接口,控制芯片U1的管脚14连接节点V‑ADC,控制芯片U1的管脚18连接节点SWIM,节点 SWIM连接调试接口J1的端子2,调试接口J1的端子1连接VCC‑3V3电源接口,调试接口J1的端子3接地,控制芯片U1的管脚19连接节点I‑ADC,控制芯片U1的管脚20连接节点NTC‑ADC,节点NTC‑ADC与电阻R35的一端及电阻R4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VCC_3V3电源接口,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芯片U6A、运算放大芯片U6B、电阻R8、电阻R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4、电容C5、电容C15和电容C18,其中,运算放大芯片U6A和U6B由型号为LM358的双运算放大芯片拆分而成,运算放大芯片U6A的管脚1与电阻R20的一端、节点I‑ADC及电容C15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运算放大芯片U6A的管脚2与电阻R20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及电阻R8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芯片U6A的管脚3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容C18的一端一起连接至节点CURRENT,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芯片U6A的管脚4接地,运算放大芯片U6A的管脚8与节点ENU及电容C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芯片U6B的管脚5与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及电容C5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VCC‑BAR电源接口,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一起接地,运算放大芯片U6B的管脚6与运算放大芯片U6B的管脚7一起连接至节点V‑ADC; 其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9、USB接口J10、电容C11、电解电容C20、电阻R11、电阻R27、电阻R36、二极管D6和发光二极管D7,其中,充电芯片U9的型号为LP28056S,充电芯片U9的管脚1悬空,充电芯片U9的管脚2连接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与充电芯片U9的管脚3、电容C11的一端、USB接口J10的端子4、端子5一起接地,充电芯片U9的管 脚4与电容C11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一起连接至VCC‑5V电源接口,USB接口J10的端子1和端子2一起连接至二极管D6的正极,USB接口J10的端子3悬空,充电芯片U9的管脚5与电解电容C20的正极一起连接至VCC‑BAR电源接口,电解电容C20的负极接地,充电芯片U9的管脚6连接发光二极管D7的一个负极,充电芯片U9的管脚7与节点STAT1一起连接至发光二极管D7的另一个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VCC‑3V3电源接口,充电芯片U9的管脚8连接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VCC‑5V电源接口; 其中,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同步升压芯片U2、电感L1、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26、电阻R2、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2、接口J4和接口J5,其中,同步升压芯片U2的型号为LA7502,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1与电感L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一起连接至VCC‑BAR电源接口,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2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节点EN及电阻R42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42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3、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4、电容C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一起接地,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5与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及接口J5的端子1一起连接至VCC‑5VO电源接口,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6与管脚7一起连接至电感L1的另一端,同步升压芯片U2的管脚8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节点CURRENT、电阻R16的一端、接口J5的端子4、接口J4的 端子4、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和电容C26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接口J5的端子3,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电阻R18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接口J5的端子2,接口J4的端子1连接VCC‑5VO电源接口,接口J4的端子2连接节点D1‑,接口J4的端子3连接节点D1+,电阻R39的另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节点D1‑、电阻R40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阻R38的另一端、节点D1+、电阻R37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阻R37的另一端与电阻R40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VCC‑5VO电源接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慧,未经孙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44468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