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绕式锂锰电池正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281.1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曹平;郁宇骏;胡远帅;吴葆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锂锰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两侧表面的活性物层,活性物层上表面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网状槽,其优点是活性物层上表面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网状槽,正极片上具有凹槽结构比传统光滑正极片,增加了电解液的储存空间;提高了电解液的保有量。正极片表面槽相互连通,可以有效地对整个正极片上的电解液相互补充,避免出现局部无电解液的状态。目前卷绕式锂锰电池行业,以抽真空的注液方式为主,但是目前电解液渗透至正极片中间段比较困难,导致中间段的正极板有部分不参与反应,通过正极表面加槽的方式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象,整个正极片都能参与反应,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式锂锰 电池 正极 | ||
【主权项】:
一种卷绕式锂锰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两侧表面的活性物层,其特征在于活性物层上表面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网状槽;网状槽的深度占活性物层的厚度为1/2~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45328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