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822.6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岩;杨宝金;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2 | 分类号: | B66B1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挂门板、门刀背板、左刀臂、右刀臂、上摇杆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锁钩组件、锁栓、死点旋转定位装置、死点定位支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第二滚轮、第三滚轮,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死点旋转装置上的门刀死点卡板的圆弧边实现切向限位运动;所述死点旋转装置上的第三滚轮与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关门限力装置实现关门限力;所述死点旋转装置的第二滚轮与设置在门头板上的死点定位支架实现旋转定位。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门自救和厅外营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轿门 锁门 | ||
【主权项】: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48982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橡胶裂解物快速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会计专用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