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隔离设计的抗干扰复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2366.7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健;李光杰;王永利;邵进;漆光平;张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隔离设计的抗干扰复位电路,针对飞行器测试,飞行环境复杂,复位信号线缆较长,极易引入干扰的特点,采用光电耦合器V在电气上实现复位信号输入和输出的完全隔离;采用继电器在收到转电信号后(起飞前几分钟,不需要再对程序配电器进行复位时)断开程序配电器复位电路到测试插头处的近10m的线缆的连接,并将光电耦合器V输入的正负端短路来禁止光电耦合器V,从而实现对复位电路的彻底封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隔离 设计 抗干扰 复位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隔离设计的抗干扰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继电器、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五电阻R5、电源VCC、第一非门、第二非门、或门、光电耦合器V;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包K1、第一触点K1A、第二触点K1B、第三触点K1C;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一路连接转电信号,另一路连接电磁继电器线包的一端、电磁继电器线包的另一端第一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路连接转电信号和复位信号的负端,即系统信号公共端‑B1,第三路连接第二触点K1B的一端、第四路连接第三触点K1C的一端、第五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六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七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八路连接光电耦合器V的输入负端;第二触点K1B的另一端一路连接第三触点K1C的另一端,另一路通过第一触点K1A连接输入复位信号的正端,再一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三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四路连接光电耦合器V的输入正端,光电耦合器V的输出端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电源VCC,另一路连接第一非门的输入,第一非门的输出连接或门的一个输入,光电耦合器V的发射极一路接地,另一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一路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电源VCC,另一路连接第二非门的输入,第二非门的输出连接或门的另一个输入,或门的输出作为整个抗干扰复位电路的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423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角接触球轴承施加预载荷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引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