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泵下固定凡尔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9342.4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闫民力;褚峰;李海燕;张倩;李沛东;曹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磊;闫民力;褚峰;李海燕;张倩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下固定凡尔保护装置,包括泵下凡尔原装置以及保护装置,在所述泵下凡尔原装置上设有固定凡尔球、固定凡尔罩、上流孔、中间束台、变径母扣、固定凡尔限位台、流通口;在所述的保护装置上设有保护罩、内层管、斜向导流孔、积垢槽、槽面保护壳、手提环、导杆、穿孔、导向滑槽、旋转槽、卡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原理清晰,将固定凡尔内的流通腔和沉淀腔错位连接,使得上端的积垢以及沉沙不会进入固定凡尔内,在积垢槽的表面设有一个保护壳,使得除垢过程变成零部件的更换过程,使得维护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使用的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凡尔 保护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泵下固定凡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下凡尔原装置以及保护装置,在所述泵下凡尔原装置上设有固定凡尔球(11)、固定凡尔罩(12)、上流孔(13)、中间束台(14)、变径母扣(15)、固定凡尔限位台(16)、流通口(17);在所述的保护装置上设有保护罩(21)、内层管(22)、斜向导流孔(23)、积垢槽(24)、槽面保护壳(25)、手提环(26)、导杆(27)、穿孔(28)、导向滑槽(29)、旋转槽(30)、卡环(31);所述的固定凡尔罩(12)的上端面为封闭端面,通过上端外圈柱面上的螺纹和保护罩(21)螺纹连接,下端面为开口,通过下端内圈柱面上的螺纹和变径母扣(15)连接,所述的上流孔(13)位于固定凡尔罩(12)的上端面上,以端面中心对齐呈圆形阵列排列,连通到固定凡尔罩(12)的内腔,所述的中间束台(14)位于固定凡尔罩(12)内腔的中间部位,束环孔直径和固定凡尔球(11)一致,所述的固定凡尔球(11)位于固定凡尔罩(12)内腔的上端,所述的变径母扣(15)的细端通过外圈螺纹和固定凡尔罩(12)连接,粗端为母扣螺纹,所述的流通孔(17)位于变径母扣(15)的轴线上,上下端面打通,所述的固定凡尔限位台(16)位于变径母扣(15)的细端端面上,外圈表面和中间束台(14)的内圈表面连接,所述的内层管(22)的下端和保护罩(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面开口连接到内腔,上端面为封闭端面,所述的穿孔(28)位于内层管(22)上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积垢槽(24)为保护罩(21)以及内层管(22)的管壁形成的中间夹层,所述的槽面保护壳(25)和积垢槽(24)的表面契合接触连接,所述的斜向导流孔(23)位于内层管(22)以及槽面保护壳(25)上,彼此位置对应,所述的手提环(26)和槽面保护壳(25)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杆(27)的一端和槽面保护壳(25)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滑槽(29)位于导杆(27)的柱面上,沿着轴向方向,所述的旋转槽(30)位于导杆(27)的上端,所述的卡环(31)通过导向滑槽(29)进入旋转槽(30),和旋转槽(30)配合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磊;闫民力;褚峰;李海燕;张倩,未经杨磊;闫民力;褚峰;李海燕;张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4934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柱塞抽油泵用动密封组合柱塞组件
- 下一篇:含阀座一体式阀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