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人电动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7427.1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晓东 |
主分类号: | B64B1/00 | 分类号: | B64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载人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人电动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械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a、机械部分包括气球蒙皮、气球蒙皮顶部设置的超薄柔性太阳能贴膜、气球蒙皮中部通过吊缆连接的驾驶舱,b、电路控制部分包括超薄柔性太阳能贴膜,超薄柔性太阳能贴膜通过充电开关与蓄电池相连;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绿色环保、清洁能源、载重量可调整,操作灵活性好,航运成本低、多方面保证航行安全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载人 电动 飞行器 | ||
【主权项】:
一种载人电动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械部分和电路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 a、机械部分包括气球蒙皮(1)、气球蒙皮(1)顶部设置的超薄柔性太阳能贴膜(2)、气球蒙皮(1)中部通过吊缆(3)连接的驾驶舱(4),所述驾驶舱(4)的外壁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抛锚拉丝环(5),抛锚拉丝环(5)与带拉力仪(6)的抛锚拉丝(7)一端的第一挂钩(11)相连接,抛锚拉丝(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挂钩(8),所述驾驶舱(4)的外底部设有着陆减震器(9),所述驾驶舱(4)外壁的一侧开设有驾驶舱门(10),驾驶舱(4)的内部设有控制面板(12)、与驾驶舱(4)相连的固定杆(13),风机操作手柄(14),配重块(15)、蓄电池(16)和风机风速脚控踏板(17);所述固定杆(13)上设有风机风速手控巡航转把(18),所述风机操作手柄(14)设在操作柄行程盘(19)的内部,风机操作手柄(14)的底部通过风机连轴(20)与正反转风机(21)相连,所述气球蒙皮(1)的内部设有若干个氦气囊(22),其中,每个氦气囊对应设置有一个充放气口(23),所述若干个充放气口(23)分别设置于气球蒙皮(1)的底部,其中,至少一个充放气口与气囊延伸排气管(24)相连,该气囊延伸排气管(24)设置在驾驶舱(4)的内部,所述气囊延伸排气管(24)的尾端设有排气管口安全帽(25),其他若干个充放气口(23)中至少有一个充放气口的外部设有安装在气球蒙皮(1)外表面的环形加固垫(26)和金属支架罩(27),所述该充放气口中设有密封塞(28),密封塞(28)通过钢制拉丝(29)与驾驶舱(4)内上部带挡片(33)的安全拉环(30)相连,密封塞(28)与金属支架罩(27)的内底部之间安装有压簧(32),金属支架罩(27)与驾驶舱(4)外上部之间设有拉丝管(31),所述钢制拉丝(29)穿过压簧(32),拉丝管(31) 和拉簧(34)与带挡片(33)的安全拉环(30)相连,所述拉簧(34)设置在挡片(33)与驾驶舱(4)内上部之间,所述金属支架罩(27)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小孔(38);所述驾驶舱(4)的外部设有风速仪(40),所述驾驶舱(4)上设有照明灯(41); b、电路控制部分包括超薄柔性太阳能贴膜(2),超薄柔性太阳能贴膜(2)通过充电开关(45)与蓄电池(16)相连,所述蓄电池(16)上设有外接充电插口(42),蓄电池(16)通过电源总开关(43)和控制器(44)与正反转风机(21)相连,所述风机风速手控巡航转把(18)和风机风速脚控踏板(17)分别与控制器(44)相连,所述控制器(44)分别与控制面板(12)上的后退按钮(46)、前进按钮(47),左拐按钮(48)和右拐按钮(49)相连,所述控制面板(12)设有与蓄电池(16)相连的电量显示仪(51)、高度仪(35)、升降速度仪(36)、水平速度仪(37)和导航仪(39);所述蓄电池(16)通过灯光开关(57)与照明灯(41)相连,所述充电开关(45)、电源总开关(43)和灯光开关(57)分别设在控制面板(12)上;所述蓄电池(16)、控制器(44)和正反转风机(21)上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8)、第二温度传感器(59)和第三温度传感器(6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8)、第二温度传感器(59)和第三温度传感器(60)分别通过导线与相对应的第一报警器(61)、第二报警器(62)和第三报警器(63)相连,所述第一报警器(61)、第二报警器(62)和第三报警器(63)分别设在控制面板(1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晓东,未经杜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874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常规条件下气体放电实验分析方法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