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3993.3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宇;罗俊;佟庆;雷宇;桑红石;张天序;谢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G01J3/1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包括芯片壳体(4)以及位于该芯片壳体(4)内的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3);芯片壳体(4)上设置有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1),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2),第三驱控信号输入端口(5),第四驱控信号输入端口(6)。红外光波进入芯片的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后,按照液晶偏振控制结构的阵列规模和排布情况被离散化为子波束阵。子波束与受控电场激励下的液晶分子相互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结构紧凑,可进行红外波束偏振态的电控构建、凝固或调变。具有结构紧凑,控制精度高,易与常规红外光学光电机械结构耦合,光场适应性好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红外 波束 偏振 控制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包括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为m×n元,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各单元结构具有水平、垂直、45°和135°取向的四个微方形线簇块;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采用夹层结构,且从下至上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第一图案化电极层、第一图案化液晶定向层、第二图案化液晶定向层、第二图案化电极层、第二基片、第一电隔离层、液晶层、第二电隔离层;第一图案化电极层包括m×n个由四块相互紧贴的微方形子电极构成的单元图案化电极,从每个单元图案化电极中的四个微方形子电极分别延伸出一根电极引线,各单元图案化电极中相同位置处的微方形子电极所延伸出的电极引线相互连接,从而构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电极引线;第二图案化电极层包括m×n个由四块相互紧贴的微方形子电极构成的单元图案化电极,从每个单元图案化电极中的四个微方形子电极分别延伸出一根电极引线并相互连接,构成公共电极引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2399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净水装置的救生装置
- 下一篇:保温救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