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控制分离过程的三相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34055.3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0 | 分类号: | C10G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分离过程的三相分离装置,罐体设置有捕雾装置一和捕雾装置二,捕雾装置一和捕雾装置二与罐体内部连通,罐体中设置有初级过滤板,封闭区域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罐体外部设置有控制箱,控制箱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捕雾装置一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箱连接,捕雾装置一设置有液体管,液体管一端与捕雾装置一内部连通,罐体中设置有波纹板,罐体中设置有油堰板,罐体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捕雾装置二内部连通,油堰板上设置有水流管。该装置对装置的分离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压力和流速的控制,使得分离过程实现时刻控制,避免对装置元件造成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控制 分离 过程 三相 装置 | ||
【主权项】:
能够控制分离过程的三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罐体(15),所述罐体(15)的顶端设置有捕雾装置一(3)和捕雾装置二(5),且捕雾装置一(3)和捕雾装置二(5)相互连通,捕雾装置一(3)和捕雾装置二(5)均与罐体(15)内部连通,捕雾装置一(3)中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一(22)和抽气装置一(19),抽气装置一(19)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一(22)的上方,捕雾装置二(5)中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二(20)和抽气装置二(21),抽气装置二(21)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二(20)的上方,罐体(15)中设置有初级过滤板(16),初级过滤板(16)折弯后端面与罐体(15)的内壁固定,初级过滤板(16)和罐体(15)的内壁底面形成封闭区域,初级过滤板(16)和罐体(15)形成的封闭区域中设置有折流器(17),折流器(17)固定在初级过滤板(16)的内壁底端面上,封闭区域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4),罐体(15)外部设置有控制箱(25),且控制箱(25)与压力传感器(24)连接,捕雾装置一(3)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管(2),进液管(2)设置在罐体(15)外部,进液管(2)与气液分离器一(22)内部连通,进液管(2)上设置有电磁阀(23),且电磁阀(23)能够切断进液管(2),电磁阀(23)与控制箱(25)连接,捕雾装置一(3)的底端设置有液体管(18),液体管(18)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一(22)下方,液体管(18)一端与捕雾装置一(3)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初级过滤板(16)后与封闭区域连通,且液体管(18)设置在初级过滤板(16)内部的端头设置在折流器(17)的正上方,罐体(15)中设置有换热器(1),且换热器(1)设置在初级过滤板(16)的上方,罐体(15)中设置有波纹板(14),且波纹板(14)的壁面与罐体(15)的内壁无缝连接,波纹板(14)将罐体(15)隔离为两个腔室,波纹板(14)设置在捕雾装置一(3)和捕雾装置二(5)之间,罐体(15)中还设置有油堰板(8),油堰板(8)的底端与罐体(15)内壁底端无缝连接,油堰板(8)的侧壁与罐体(15)内壁的侧壁无缝连接,油堰板(8)的顶端与罐体(15)内壁的顶端存在间隙,波纹板(14)设置在初级过滤板(16)和油堰板(8)之间,罐体(15)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7),出气口(7)与捕雾装置二(5)内部连通,出气口(7)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二(20)的下方,且出气口(7)设置在油堰板(8)的正上方,油堰板(8)上设置有水流管(13),水流管(13)穿过油堰板(8)且与罐体(15)远离初级过滤板(16)的侧壁连通,水流管(13)穿过油堰板(8)的位置靠近罐体(15)的内壁底端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3405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式螺栓拧紧装置
- 下一篇:弹壳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