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2388.8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张岩;康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张宏亮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集成以及光电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包括:衬底、波导、上包层和探测器;衬底为硅衬底,其上形成波导,波导上形成上包层,上包层上通过去薄形成凹陷,凹陷内形成波导本体电极,探测器光敏面使用导光树脂层与波导耦合,波导中光的传输方向与探测器光的引出方向垂直,探测器电极与波导本体电极通过导电树脂层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树脂粘接的方式,替代了传统光电集成方法所使用的半导体工艺,制作成本降低;同时垂直耦合方法使用波导上表面探测光强,探测距离长,耦合精度要求较小;相对于出光面探测的的方案,将光电子集成器件从平面结构升级为三维结构,并且耦合可靠性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波导 探测器 垂直 耦合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硅基二氧化硅波导和探测器垂直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波导(2)、上包层(3)和探测器(4);所述衬底(1)为硅衬底,其上形成波导(2),波导(2)上形成上包层(3),上包层(3)上待形成探测器(4)的位置通过去薄上包层(3)而形成凹陷,凹陷内形成波导本体电极(5),探测器(4)光敏面使用导光树脂层(6)与波导(2)耦合,波导(2)中光的传输方向与探测器(4)光的引出方向垂直,探测器电极与波导本体电极(5)通过导电树脂层(7)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7423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