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解剖型颈前路植骨骨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5384.6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忠;石晓兵;支晓丞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L27/12;A61L2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解剖型颈前路植骨骨块,材料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骨块上下面及两个侧面渡有一层生物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即rhBMP-2,结构包括长方形的前面、凹面形的后面,表面磨砂状长方形的侧面,凸起的弧形上下端面。其特征在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骨块的主体;其特征在于骨块上下面及两个侧面渡有一层生物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即rhBMP-2,诱导新骨形成,增加融合的概率;其特征在于长方形的前面与颈前路钢板接触;凹面形的后面与颈椎硬膜囊接触,降低硬膜囊内脊髓压力;其特征在于表面磨砂状长方形的侧面与颈椎椎体次全切后的解剖结构相匹配,使骨块与次全切除后的椎体残留骨质充分接触,增加接触面积,促进融合;其特征在于上下端面与椎体终板的穹窿形状解剖结构相匹配,上下接触面均呈弧形,表面呈倒刺锯齿状,与上下椎体终板充分接触,增加融合机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解剖 前路 植骨骨块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解剖型颈前路植骨骨块,材料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骨块上下面及两个侧面渡有一层生物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即rhBMP‑2,结构包括长方形的前面、凹面形的后面,表面磨砂状长方形的侧面,凸起的弧形上下端面,其特征是: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骨块的主体;骨块上下面及两个侧面渡有一层生物因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即rhBMP‑2;长方形的前面与颈前路钢板接触;凹面形的后面与颈椎硬膜囊接触;表面磨砂状长方形的侧面与颈椎椎体次全切后的解剖结构相匹配;上下端面与椎体终板的穹窿形状解剖结构相匹配,上下接触面均呈弧形,表面呈倒刺锯齿状,与上下椎体终板充分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忠;石晓兵;支晓丞,未经孙建忠;石晓兵;支晓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79538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糖尿病足架
- 下一篇:附海绵结构的防I型内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