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拓扑量子比特融合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7403.7 | 申请日: | 201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M·H·弗里德曼;Z·王;R·M·路特希恩;C·纳亚克;P·邦德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99/00 | 分类号: | G06N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融合结果准粒子可以在拓扑分段的势阱中被陷获。融合结果准粒子可以是第一准粒子和第二准粒子的融合产物,其中第一和第二准粒子在拓扑分段的端部被局部化。其中陷获有融合结果准粒子的势阱以及第三准粒子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使该势阱和该第三准粒子被朝向彼此移动。准粒子可以是纳米线的Majorana模式。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势阱 拓扑 融合 分段 融合产物 局部化 纳米线 移动 量子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提供拓扑量子计算运算的方法,包括:提供分别位于第一拓扑线分段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准粒子和第二准粒子;提供分别位于第二拓扑线分段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三准粒子和第四准粒子;在非拓扑相位区域中形成在所述第二准粒子和所述第三准粒子之间延伸的势阱;将在所述第二准粒子和所述第三准粒子之间延伸的非拓扑相位区域转至在所述第二准粒子和所述第三准粒子之间延伸的拓扑相位区域,并同时维持所述势阱;以及在所述势阱中以陷获融合结果准粒子的方式将所述第二准粒子和所述第三准粒子融合在一起,所述融合结果准粒子得自所述势阱中所述第二准粒子和所述第三准粒子的融合;所述方法还包括测量所述融合结果准粒子,以确定所述融合结果准粒子是I融合结果粒子还是ψ融合结果粒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074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