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8524.1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3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崇;萩山康介;山口隆太;松崎生马;峰尾德一;岛村修;松本圭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汽车能源供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2/18;H01M4/13;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在使用水系粘结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粘结剂时能将产生的气体有效地排出至电极外、即使经长期使用电池容量的降低也少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发电元件,所述发电元件包含: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隔膜,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水系粘结剂,在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前述隔膜之间具有具备比前述隔膜的孔隙率高的高孔隙层,前述高孔隙层的孔隙率为50~90%,前述高孔隙层的厚度相对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为0.01~0.4。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活性物质层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高孔隙 隔膜 水系粘结剂 表面形成 发电元件 孔隙率 正极活性物质层 正极 负极活性物质 负极集电体 正极集电体 负极 电池容量 电极 有效地 粘结剂 排出 | ||
【主权项】: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为平板层叠型电池,其具有发电元件,发电元件包含: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隔膜,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水系粘结剂,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隔膜之间具有具备比所述隔膜高的孔隙率的高孔隙层,所述高孔隙层的孔隙率为50~90%,所述高孔隙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比为0.01~0.4,电池面积相对于额定容量的比为5cm2/Ah以上,且额定容量为3Ah以上,所述电池面积为包含电池外壳体的电池的投影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汽车能源供应公司,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汽车能源供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185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动件及线性电动机
- 下一篇:使用燃料电池的综合电力和化学生产